月薪3000和3萬的差距,無非這五點

2019-12-27     魔鬼銷售學

工作幾年以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會慢慢地顯現出來了,有人已經爬到了半山腰,有人則還在山腳下徘徊,難以向上。

最明顯的就是收入方面的差距:

有些人在工作幾年以後,月收入相比剛畢業那會有了質的飛躍,達到月薪幾萬的級別,甚至更多;

而還有不少人的收入水平,仍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階段,工作幾年以後的薪資待遇和剛畢業那會相差無幾;

我相信,沒有多少人甘於做後面這樣的人,心裡對「高薪」還是很憧憬和嚮往的,但很多夢想並不是憧憬就能實現的,需要一步步去實現。

我們都知道,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先找到問題的原因出在哪,大家都在同樣的起跑線,用時也一樣,為什麼人家就比你跑得快,原因在哪?

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也是走向高薪的第一步。

拋去地域之間的差異,總結起來看,高薪和低薪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差距往往有五點。


01

努力的程度不夠

我們都知道,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只有在做對選擇的情況下,努力才會更有價值,才會真正開花結果。

道理確實如此,但我還是想強調努力的重要性。

一個人如果掙不到錢,工作幾年以後,薪資水平仍和剛畢業那會差不多,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段位,那麼有很大的可能性是,他努力的程度不夠。

一件事情,明明有機會和能力做到80分,甚至是90分,但他卻只願意做到70分或者65分,只要能過關就行。

明明知道從事某些工作是可以拿到高薪的,但想到其辛苦程度,考慮到乾了可能比較跌份兒,便打起了退堂鼓。

說實話,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拿高薪,沒有誰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你想要得到更多,那就要付出的比別人更多,就要更努力。

一個對待工作敷衍了事,上班渾水摸魚,做點事情就怨聲載道的人,有什麼優勢和那些不怕辛苦,玩命努力的人競爭呢?

努力是優秀的根基,任何行業,任何時代,任何事情,莫不是如此。

02

自身的能力不行,不值錢

在職場上,什麼樣的人能掙到錢,能拿到高薪呢?

答案是:值錢的人。

而衡量一個人是否值錢,最本質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看他的能力,看他能創造多大的價值。

很多人在工作幾年以後,之所以收入水平還比較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自身的能力不行。

就以我最近在追的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為例,嘉賓岳律師透露,在律師這個行業,收入水平差距很大,有人一個月幾千,有人月薪幾萬,有些人一年的收入則在千萬級別。

實際上,任何行業都是如此,你的業務能力越強,價值越高,那麼你的收入水平自然也越高,就越有人寵溺。

反之亦然!

職場就是如此現實且殘酷,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又是一種難得的公平,一切以實力說話,各憑本事。


03

不懂向上管理,不知道爭取機會

有些人的工作態度沒有問題,業務能力也不錯,但就是缺少一些自信和主觀能動性,不懂向上管理。

這也是導致一些人收入水平不高的原因。

什麼是「向上管理」呢?

我們都有這樣的認知,老闆是管理員工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員工也是可以管理老闆的,簡單來講,這就是向上管理。

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時,帶了八個人敲鐘,其中有一個快遞員代表,此人名叫竇立國。

當竇立國還只是一名普通快遞員的時候,他的月收入已經有三四萬,但他意識到自己到了一個瓶頸期,沒有上升空間了,所以便給老闆寫了一封信,毛遂自薦,看能不能讓他管理一個分公司。

在信中,竇立國講了如何提升業績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最終老闆決定讓他管理一個分公司看看。

結果,在竇立國接手管理後,這個分公司的業績從全公司的倒數第二名,變成了正數第一名,成了公司的金字招牌,年度冠軍。

很多時候,機會是要自己主動去爭取的,老闆也是人,他沒有孫猴子的火眼金睛。

此外還有一點,如果員工不主動,那麼在老闆看來,這個員工可能沒有向上走的意向,那麼即使他原本想給你機會,心裡也會犯嘀咕。

在職場上,升職加薪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很多人也只是想想而已,只有少部分人真正敢於去爭取。

這種性格、思維上的差異,往往會造成巨大的差距。

04

不同行業、職業、平台的天然差距

每個城市的薪資水平,消費水平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道理,不同的行業和職業,不同的平台,在薪資方面也會有天然的差距。

這是很客觀的一個原因。

比如說銷售。

銷售這份工作,雖然是靠提成掙錢,不開單的話,就只能拿基礎薪資,但從整體上看,銷售人員的收入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

再比如說前台。

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前台的薪資都是相對低一些的,而且晉升的空間也是比較局限的。

職業不同,收入水平也不同,哪怕是同樣的職業,我們還是以銷售為例,同樣是做銷售的,因為所賣的產品不同,其收入水平也會有明顯的差距。

有人賣的是房子,有人賣的是汽車,有人賣的是化妝品,有人是賣衣服...相對來說,房產類銷售的收入相對會高點。

我之所以要講這些,是希望大家能客觀地看待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選擇。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就比努力要重要多了,你能進入一個好的行業,進入一個好的平台,那麼你的收入就可能會很不錯。

所以,不要總是固步自封,不要排斥新的事物,對這個世界多一些了解,多學習和見見世面,這有助於你做出更好的選擇。


05

收入方式不同

有些人收入水平高,一個月能有好幾萬,原因就在於他們收入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渠道更多。

我見過不少「斜槓職場人」,他們的收入來源不僅僅是主業,往往還有多個副業收入,而且副業的收入甚至還要高於主業。

這一點,我不想太多展開來去談,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我希望大家能有這樣的認知:

努力「開源」,努力實現多渠道收入,最理想的方式,就是解放自己,不需要出力也能有收入。

高收入不是人生的終極追求,但能掙到錢真的不是一件壞事,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講,更是一件必要的事,因為你沒有退路和底氣。

這五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你,慢慢改變,一點點去成長,哪怕你現在仍在山腳下,也一樣可以走到更高的地方。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g_tSW8BMH2_cNUgOb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