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開啟了一輪「暴跌」模式!四月是攻還是守

2020-04-07   股市達人飛

三月份指數最大回撤的幅度來看,此輪下跌過程中全球主要國家的最大跌幅已經十分接近於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調整幅度了,歐美市場尤其如此。2008年,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以及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33.8%、38.5%和40.5%;歐洲市場中,英國富時100指數以31.3%的跌幅排名靠前,德國DAX以及法國CAC40指數跌幅紛紛超過了40%。而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以及富時100指數2008年下跌程度甚至不及本輪調整幅度。

A股體現出了相對較強的韌性,除了我國疫情控制較好之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在於地產、銀行等個股的估值實在是太低了,封殺了指數大幅下行的空間。


大家可以看到,這些大盤權重的PE和PB都是低到了一種極端位置,這也給滬指提供一層比較牢靠的保護墊。只要不發生金融危機,指數上下行空間很有限。

那,是不是意味著有了地產、銀行的保護墊就可以馬上轉為進攻呢?時間並不成熟,四月依然要維持以守待攻的策略。

雖然疫情的衝擊是一次性的、暫時的,而且不可否認的是,疫情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新的消費習慣是疫情帶來的最為直觀的變化之一,疫情的聚集性傳播直接導致線下活動急劇減少,線下消費活動紛紛轉向線上。同時,疫情帶來的衝擊後續影響還並不明確,六月能啟動全球復工復產就問題不大,如果再往後拖那就不容樂觀了。所以,四月在政策的護航下,股市不會出現三月的大暴跌,但這個反彈過程也是上下的來回拉鋸,不會一觸而就。

所以,四月不建議轉為進攻思路,依然圍繞內需復甦邏輯做防守反擊,科技股的配置尚未到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