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州城區河道大面積清淤,有一位市民竟然在清淤後的河道里發現了「寶藏」!
古物愛好者老嚴在婁門橋附近的張香橋下,發現了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的側面,清楚的刻著「普」、「張」兩個字。
據老嚴推測,這個石頭最先是用於一個「普」什麼地的橋面石,後來被移到張香橋做了橋面石。若還原,大概有5到6米長,50公分左右厚。
隨後記者諮詢了蘇州碑刻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傳承基地負責人戈春暖老師,他說這塊石頭是武康石,來源於宋代期間,而對於名字與出處還得進一步考證。
最近,蘇州城區河道大面積清淤,有一位市民竟然在清淤後的河道里發現了「寶藏」!
古物愛好者老嚴在婁門橋附近的張香橋下,發現了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的側面,清楚的刻著「普」、「張」兩個字。
據老嚴推測,這個石頭最先是用於一個「普」什麼地的橋面石,後來被移到張香橋做了橋面石。若還原,大概有5到6米長,50公分左右厚。
隨後記者諮詢了蘇州碑刻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傳承基地負責人戈春暖老師,他說這塊石頭是武康石,來源於宋代期間,而對於名字與出處還得進一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