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
這句話有很大的爭議,尤其是遇到極品熊孩子的時候,在打不得、罵不得,甚至還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情況下。
2010年日本上映了一部青春少年驚悚恐怖犯罪片——《告白》。
為什麼這部電影有這麼多標籤呢?
除了松隆子等幾位主演外,片中其他37名小演員平均年齡才13歲,都是導演從參加試鏡的8000名中學生中挑選出來的。
而看到電影名字,千萬不要誤認為這是一部愛情片,電影其實講述了一個非常殘酷的故事。
電影開場30分鐘是松隆子扮演的森口老師的自白,講述了她5歲的女兒被殺害,而且直接說出了兇手是她班上的兩名男學生。
她說出了女兒被殺害的經過,以及自己的報復計劃。
森口老師年輕的時候意外懷孕,就在跟男朋友準備結婚的時候,男朋友卻被查出愛滋病。
但是森口還是將寶寶生了下來,由她單方面撫養,她將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兒——愛美。
不幸的是,愛美被殺了。
一天,愛美被發現溺死在學校的游泳池裡,警方斷定這是一次意外溺水,但是森口知道愛美是被人殺害的,而且死在了自己的學生手上。
森口老師說出了兇手是班上的兩個學生,班裡的其他學生紛紛驚愕,他們並不相信老師所說的,但是又在私下裡猜測誰是兇手。
緊接著,森口老師說出兇手是A跟B,A是一個學霸,但是生性冷漠,而且因為家庭的影響,他十分缺愛,尤其喜歡做壞事來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喜歡撿一些小貓小狗回家然後用機器虐殺它們。
A曾經發明過一個防盜錢包,錢包具有放電功能,當他滿懷信心地找到森口炫耀的時候,卻遭到了冷漠,由此懷恨在心。
而學生B成績不好,為人內向,性格自卑,一次在遊戲廳,他遭到了別人的霸凌,被壓到了警局,他打電話向森口老師求救。
但是森口因為沒時間,就拜託了一個男同事去接她,由此B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恰巧A找到B說出了自己的報復計劃,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他們準備對森口老師的女兒愛美下手,B將愛美騙到學校游泳池旁邊,A用防盜錢包將愛美電暈,原本打算就這樣算了,但是B為了證明自己,硬是將被電暈的愛美丟進了游泳池。
但是,由於《未成年人保護法》,A跟B並沒有受到法律制裁,於是森口開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
森口透露,她在學生們每天喝的牛奶當中,特意為A跟B加入了愛滋病人的血液。
結果A被嚇得捂著嘴跑出了教室,而B也被嚇得驚慌失措。
接著,下課鈴響了,森口的告白結束,然後影片換成了班長北原美月的告白。
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學校來了一名帥氣、充滿活力的男老師,同學們很喜歡新來的老師。
男老師看到B沒有來上課,於是希望和班長北原美月一起去做一次家訪,但是北原美月並不希望B來上學,因為B跟A經常受到同學們的霸凌。
作為班長,他想勸說老師不要去做家訪,同時又不願意跟著同學們一起欺負A,所以她被視為班上的叛徒,還被迫跟A接吻並拍照。
被欺負之後,北月理解為什麼A生性冷漠,原來他是因為孤獨,兩人接吻之後,逐漸產生了好感,開始偷偷交往。
接著,到了A的告白。
他一直覺得母親犧牲了自己學者的高貴身份,嫁給了一個糟糕的男人。
他成績優異,但是也不能引起母親半點關注,母親拋棄他的陰影一直揮散不去,由此他的內心開始扭曲,希望通過虐殺來發泄。
到了學校,他被霸凌,即使自己防盜錢包的發明獲得了獎項,但卻無人問津,反倒被一個未成年人殺人案件搶了風頭,由此,A開始考慮殺人。
而B同樣是一個孤獨的孩子。
儘管他生活優渥,但是他覺得自己在各方面都太平凡,他沒有朋友,整天沉溺於電子遊戲,而母親十分溺愛他,最終導致B過得越來越頹廢。
當A向他提出報復計劃之後,B希望能交到A這個朋友,於是一口答應,並提出要將森口老師的女兒殺死。
但是,在報復完了之後,A對B說了一句:「你就是一個廢柴。」
B宛如受到致命打擊一樣,為了證明自己能殺人,而A不敢殺人,自己比他優秀,B抱起了森口老師的女兒,笑著扔進了游泳池。
但是,事後他很害怕,尤其是當聽到森口老師在他們喝的牛奶里摻了愛滋病毒之後,他整個人跟瘋了一般,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骯髒,不停地刷馬桶和盤子。
而B的母親不願意面對兒子殺人的事實,不停地將兒子殺人的罪過推脫到自己身上,但是她實在忍受不了兒子每天跟瘋子一樣,於是她決定和兒子一起自殺,結果卻被兒子給反殺了。
最終,B徹底瘋了。
接著又回到了A的告白,在交往的過程中,北原美月發現A有嚴重的戀母情結,並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結果北原美月被A殺害並肢解了。
某天他得知母親和別人結婚之後,他直接帶著自己特製的炸彈,放到了畢業典禮的舉辦地點,他準備在自己演講之後引爆炸彈,與全校師生同歸於盡。
然而在引爆的那一刻,炸彈並沒有爆炸。
這時候森口老師給A打來了電話,她說炸彈已經被她帶到了A母親的實驗室,當A按下引爆按鈕的那一刻,他的母親就已經被他親手炸死了。
A是學生渡邊修哉,B是學生下村直樹。
森口老師讓渡邊修哉殺死了自己最愛的人,讓他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還將下村直樹嚇得神經失常,讓他永遠覺得自己是一個廢柴,永遠自卑地活在世上。
這就是森口老師的報復計劃,對於這種依仗《未成年人保護法》肆意妄為的孩子,精神上的打擊仿佛最有效。
《告白》屬於典型的日式電影,也只有日本人能拍出這種幽閉黑暗的片子。
《告白》上映之後,連續四周獲得票房冠軍,還代表日本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甚至入圍了當年《電影旬報》的年度十佳電影。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在說復仇,同時揭露了人性中隱藏的黑暗面,很好的詮釋了「人之初性本惡」的道理。
青春的迷茫、校園的霸凌、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童年的缺愛都會引發電影中所展示的惡果。
那這些問題到底如何解決?
然而在這場以死亡為漩渦的中心裡,沒有絕對的善與惡,《告白》給出的不是答案,而是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