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票房慘至40萬,張藝謀卻說:來50個人談創意,都在我之下

2020-12-15     more光影閒談

原標題:單日票房慘至40萬,張藝謀卻說:來50個人談創意,都在我之下

「坐一屋子人,坐50個人談創意,都在我之下。」這是張藝謀的自信。

的確,這樣的能力在08年奧運會開幕閉幕,建國60周年、70周年聯歡會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但最近的新電影票房,卻很尷尬地給張導潑了盆冷水。

如果讓我選一部近半年來最令人惋惜的電影,那一定是張藝謀的《一秒鐘》。

去年初,張藝謀導演備受矚目的新片《一秒鐘》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不久後,因「技術原因」遺憾退出,同時也取消了柏林首映。

一個月前,本應成為金雞開幕影片的《一秒鐘》,又因「技術原因」取消。

在影迷疑惑、遺憾、甚至氣憤的情緒下,終於等到了影片公映——豆瓣開畫8.2評分。

這個口碑,在張藝謀近些年的電影作品中,無疑是最高水準。放之今年整個華語電影列表中,也名列前茅,但令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是,《一秒鐘》在口碑上成為了贏家,最後卻輸給了票房。

由於題材和風格原因,在上映之初,《一秒鐘》就沒有顯現出「票房大爆」的潛力,首日票房2000來萬,落在劇情爽片《除暴》之後,即便後者已經上映了一周。

厚積薄發?也不存在,《一秒鐘》沒有迎來票房上的「強勢逆襲」,單日票房反而迅速跌入百萬級別。票房低,討論度低,受眾窄,無奈,院線排片也只能逐步減少。逼得公認的好演員張譯辛酸地向觀眾鞠躬「求觀影」。

演員卑躬屈膝,感動是感動,但影響力實在不足以撼動冷冰冰的票房市場。上映19天,如今的單日票房已經不足40萬。

不過這也怪不得觀眾,疫情期間,憋了大半年,大家進電影院就是想看點直觀的、放鬆的、極致感官刺激的。

而《一秒鐘》這樣的摻著血淚娓娓道來的人文情懷,很多人並不願意去觸碰,同時,由於經歷了這半年的苦澀難言的災情,對於觀眾來說,這些電影劇情的苦難衝擊力,可能已經遠不如從前震撼了。

正如張藝謀導演所說,他的創意能力是國內頂尖的,哪怕坐一屋子同行,都比不過他。

但如何運用這項長處也是很多觀眾所一直討論的。開幕式、閉幕式、聯歡會等場合,創意與實施完成度是最重要的,直觀且震撼。

但是電影就不一樣了,創意重要,但與內容一比,就沒有那麼一等一了,近些年張導的電影總是被冠上「形式大於內容」的帽子,屬不屬實,大家自有判斷。

即便《一秒鐘》被一些觀眾評價為「內容稀薄、共情力弱」,但瑕不掩瑜,即使放在今年華語電影史中,也是閃著光的一部。畢竟,還帶著「技術原因」的疤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0pTZ3YB9j7PxaI7agT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