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李媛媛)每次看到55歲的饒輝明,他不是拿著體溫計在小區門口值守,就是帶著志願者給小區的老人、孩子義務理髮,要麼就是對著清單給居民帶藥購物...就從沒見他坐下來歇歇,大家都說,老饒就是個自帶發熱的小太陽,走到哪兒照到哪兒,也把溫暖的能量傳到哪兒!
在單位,他是衝鋒陷陣的「排頭兵」
「疫情就是命令,我是老同志,更要衝在前!」接到辦公室緊急返崗通知的時候,正是大年初一,老饒哼著曲,開著車,帶著一家老小正行駛在回張公拜年的路上...不過須臾的考慮,他便果斷的打回方向盤,掉頭就向城裡開去,「都到家門口了,不能和老人把團年飯吃了再走?」老伴一看,有些著急。「防疫是大事,怎能耽誤!」說著,老饒一腳油門,直接加快速度就向單位趕去。同時,他迅速安排休干所全體幹部返崗待命。不到1個小時,休干所7名幹部職工,包括2名招聘的司機都趕到單位集結完畢,在老饒的帶領下,大家第一時間就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阻擊戰里。
接到老父親心臟病住院電話時,也是在大年初一,孩子們和老饒一樣在崗位上堅守防疫,兄弟姊妹們又都在外面趕不回來,重病的老父親一時無人照看,無奈之下,老饒76歲的老母親獨自一人顫巍巍的趕到醫院,硬是咬牙堅持,沒給老饒添一絲負擔。直到2月10日老父親出院,老饒才從百忙中抽出半個小時從醫院接老人回家,看著老兩口憔悴消瘦的身形,老饒這個硬漢子也留下了熱眼淚,他滿懷愧疚的叮囑老父親要好好保重,一轉身,又投入到防疫戰鬥!
正是過年的特殊時候,返鄉群眾人多且雜,防疫形勢異常嚴峻,自大年初一上崗,老饒就把自己當做一個馬力十足的陀螺,帶領大家四處奔走:摸排返鄉人員、設置小區卡點、參與村組執勤,處處的戰場上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大家都說:老饒頭髮花白,年近六旬,卻從不後退;他總是步履堅定,就像一面旗幟,帶著我們衝鋒向前,向「疫情」亮劍!
在村裡,他是硬核有味的「土把式」
「...坐家中,不出行,新型病毒定會停...」這是老饒自創的咸寧方言版防疫順口溜。疫情爆發的初期,部分居民還不夠重視,楊下社區時常有人三五成群在路邊聊天或在開門營業的小商店裡面聚集,村裡黨員幹部宣傳單反覆發了幾遍,總有居民哈哈一笑,扔在一邊!見此情況,老饒的倔脾氣就上來了,值守回家後連著兩個晚上,他都在家熬夜到一兩點,終於創作出一篇近200字的防疫順口溜,通過音響車在村裡循環一播,幾個來回下來,就連小孩子都能隨口唱上幾句,村民的外出勸返工作一下子變得順利多了。
為了切實提升居民對疫情發展和防控工作的重視程度,老饒又專門從網上找來一些「土味」又「硬核」的宣傳標語,他視力不好,就帶著老花鏡在頁面一點一點地翻:「現在請吃的飯都是鴻門宴」、「今天出來聚會,明天地府相會」...他把挑好的標語印製成橫幅在楊下社區主次幹道、重要路口、管轄範圍內的各小區懸掛了16條,這些標語看似「無情」卻十分「硬氣」,讓人捧腹的同時也容易牢記於心,街道上逐漸變得寂寥安靜,居民群眾都能主動待在家裡不扎堆串門。
老饒卻松不得一口氣,又緊鑼密鼓和村幹部一起投入到疫情大排查工作,挨家入戶走訪摸排,登記返鄉人員信息,幫助測量體溫,做好記錄。那段時間,他每天微信的運動記錄都在1萬多步,因為年紀大,時常腿酸腳麻,但他在村組之間穿梭的身影從未暫停。期間,也有那不理解的群眾,不配合登記,不願意開門,老饒總是反覆宣傳,講解政策從不厭煩,看著他頭上淌著的汗水,鄉親們深受感動,再見到他過來,便都是熱情的招呼:「老饒,快坐坐!」
在小區,他是好管閒事的「值守人」
「小區的大門好守,居民的『心』門難防,我們得多管閒事,解決好他們的後顧之憂!」在休干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後,老饒多管齊下,採取了一些列措施讓小區門封得住,小區人過的安穩,小區環境和諧溫馨。
他結合實際,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封閉休干所小區內各個出入口,全面禁止車輛進出,只在辦公樓一樓設置唯一疫情監測點,對進出人員及外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並登記信息;他強化宣傳,在門崗附近張貼公告、設置醒目的疫情防控專題宣傳欄,大廳內的電子顯示屏上,每天滾動播放新冠病毒防疫知識,來往人員一目了然;他注重消殺,每日對辦公大樓、休干小區的3棟宿舍樓樓道、小區垃圾桶等公共區域進行清潔消毒,並定期對居住在小區內的部分老幹部家及武漢返鄉居家隔離住戶進行重點消毒;他反覆摸排,怕住戶家裡沒人,專挑午餐和晚餐的時間段進行入戶,堅持戶戶上門,人人見面,逐一排查,逐項填報,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往往一個圈下來,他一天也吃不上一頓熱飯。對於小區里行動不便的病人、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他堅持每天都去入戶一遍,及時掌握他們的情況,盡心盡力給予保障。有付出就有收穫,截止目前,居住在休干小區的192位居民無一疑似和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小區里的住戶更是逢人便夸:有老饒,我們放心!
在「老乾」,他是救急送暖的「超全能」
「這個時候,我們就是老幹部的子女親人!」疫情防控期間,老饒對休干所幹部職工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休干所共管理全區縣級以上的老幹部59人,他們中不少人年逾80,身體常年不好;不少人子女不在身邊,缺人照顧;還有不少人因外出過年,不能回咸。針對這種情況,老饒堅持通過「電話敲門」安穩人心,每周都給老同志挨個通話,每天還在微信群里更新防疫信息,反覆勸導大家不外出、不串門、不聚餐;和子女一起居住的,細細叮囑他們要照顧好老人;高齡獨居的,必定要上門詢問並想方設法解決實際困難,短短一個月,他手機的通話記錄已達到500多個。
2月22日,住在華容山的離休幹部桂陵的老伴給老饒打來緊急電話,說桂老要輕生。老饒撂下電話就趕了過去,了解到桂老長期未出門與人接觸,身上皮膚病又發了,癢得難受,精神上十分抑鬱。老饒迅速聯繫到中心醫院,在協調病床無果後,又專門找醫生給桂老開來藥物,不放心的老饒隔三差五就去桂老家跟他開解聊天,送藥送物,老兩口情緒好了,直誇他「不是親兒女,勝似親兒女!」
在老幹部的事情上,他從不馬虎。得知部分老同志「買菜難」,他迅速對接浮山辦事處長安社區工作人員幫忙協調,領取到來自雲南的「愛心菜」派送給老幹部50餘戶次;針對老同志「購藥難」,他直接辦下代購證,多次前往醫院和各大藥店幫忙代購藥品,有時候為了買到一種藥,他輾轉好幾家藥店,堅持親力親為給老幹部送去「及時藥」30多趟;想到老同志抵抗力差,他主動聯繫咸安區中醫院為老幹部免費提供預防新冠病毒的中湯藥近60份。接到區委組織部黨總支「獻愛心·戰疫情」倡議書,他帶頭捐贈1000元,還廣泛呼籲,號召老幹部踴躍捐款3.95萬元,匯聚了老同志抗「疫」的愛心合力。
「我們就是做了一些小事」。每每面對群眾的謝意,老饒總是微微一笑,擺擺手,轉身又去忙碌了。這就是老饒,在平凡的崗位上他用擔當、實幹,踐行著自己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抗「疫」大戰里,他用真心真情灌溉出一朵勝利之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Q52tHABgx9BqZZI5m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