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則得,服則失。」沒有鬥爭,就沒有勝利。
「領導幹部要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鬥爭。」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領導幹部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
鬥爭創造歷史,鬥爭成就偉業。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領導幹部不論在哪個崗位、擔任什麼職務,遇到的鬥爭總是多方面的,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等。領導幹部只有勇於擔當、攻堅克難,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積極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才能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問題,勝利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目標任務。
今天,一些中青年幹部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不低,但鬥爭精神、鬥爭意志、鬥爭本領顯得不足。有的有軟骨病,不願鬥爭;有的有恐懼症,不敢鬥爭;有的有無能症,不會鬥爭。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黨員幹部主動參與鬥爭實踐,在開展鬥爭中增強鬥爭經驗、掌握鬥爭規律、歷練鬥爭本事。
方向決定前途。投身鬥爭,明確鬥爭方向至關重要。我們黨的鬥爭,從來都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從來都是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如此,我們才不會偏離鬥爭方向,才能讓鬥爭成效利黨利國利民。
方法是過河的「橋」和「船」。投身鬥爭,不注重策略方法、不講求鬥爭藝術,也難以取得重大勝利。「有勇無謀,大事難成。」靈活的方式方法、高超的鬥爭藝術,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開展鬥爭如果不循章法、盲目蠻幹,把策略方法拋在一邊,一把好牌也會打成爛牌。善於鬥爭,就是要運用鬥爭方法,牽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好時、度、效,確保在鬥爭中搶得先機、獲取主動。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說一千道一萬,投身偉大鬥爭,本領是關鍵。沒有過硬的鬥爭功夫,就會在鬥爭面前敗下陣來。鬥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只能靠在鬥爭實踐中提升。這就需要領導幹部堅持思想淬鍊,用理論武裝頭腦,始終保持思想的先進性;堅持政治歷練,明確是非、善惡、敵我,始終保持一雙政治慧眼;堅持實踐鍛鍊,勇於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磨礪,始終不忘學真本領、練真功夫。只有這樣,才能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真正鍛造成為疾風勁草、烈火真金,永葆共產黨人敢於鬥爭的風骨、氣節、操守、膽魄和本事。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繫授權
本周熱文
彰揚榜樣的力量
用忠誠乾淨擔當點亮初心
覺得不錯!在看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