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因擔心被逆向研發,美國政府正考慮取消CFM向中國出口LEAP-1C發動機的許可。雖然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推特中表示希望中國購買美國的噴氣式發動機。
看起來是虛驚一場,但很顯然,斷供發動機,以拖延甚至中斷我國大飛機研製進程,已經在美國考慮之內,正在成為一個優先選項。
發動機之於大飛機的作用堪比晶片之於手機,兩者都屬於核心部件,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缺了這個就玩不了了。
我們常說,汽車最關鍵的就是發動機,買車就是買發動機,這句話說得並不過分。先進的發動機代表著動力強勁、高可靠、低油耗、低噪音,配置這樣的發動機的汽車,開著省心、舒心,只要正常保養,就可以開到底。
同樣,一部配置了先進CPU晶片的手機,速度快、能耗低、運行可靠,我們用著省心、舒心。
發動機、晶片同時成為美國制約中國發展的關鍵技術,不是偶然。因為這兩者關係到兩個美國最關心的產業的發展。大飛機是製造業的明珠,手機是信息通訊產業的關鍵產品。美國抓住了關鍵產業的關鍵部位,通過斷供發動機限制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通過斷供晶片制約中國信息通訊產業的進步,通過打擊製造業和信息通訊業這兩個關鍵產業,試圖將中國牢牢地按在原地。
發動機和晶片能成為美國制裁清單里的優先選項不是偶然。
我們知道,一切動力來自心臟。發動機相當於大飛機的心臟,為大飛機提供動力;而CPU晶片也是手機的心臟,所有的計算能力也源於晶片。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們穩穩地占領了全球產業鏈的中端位置,具備了完整的供應鏈,可以說我們已經有了相當的研製大飛機機身的能力,同樣我們的手機除了CPU,在其他部位也具備了先進的研製能力。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產業發展不平衡,我們的關鍵能力還是處於落後狀態,可以說我們整體產業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動力技術支撐。
身體發展很快,而心臟還需要依賴進口,這是我們的致命缺陷。美國抓住這個關鍵點進行打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能夠發現,因為我國的汽車發動機已經過關,從最開始普遍裝車三菱發動機,到目前國產發動機裝車率逐步提高,國內汽車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平衡,就越來越無懼其他國家的限制。
強壯的身體和柔弱的心臟,是中國產業的最大軟肋。
中國的製造業已經穩穩地占據了全球產業鏈的中端,而信息通訊產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國正在實施以信息化促工業化的中長期規劃。在這個關鍵時期,能否突破整體產業心臟部位的研製能力,就成為我國能否從中端進入全球產業鏈高端位置的關鍵。
如果我們經過努力,在各個行業成功地突破動力技術,中國就有了強大的心臟,就能夠實現整體的產業平衡,也就具備了更強的競爭力和抵禦打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