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流域分界處,抗日英雄家鄉,法聖長眠地,有方城首家村史館

2019-09-16   獨家檔案

河南省方城縣楊集鎮胡崗村是抗日英雄金宇棟的家鄉,是西漢法學家張釋之的長眠之地。最近,胡崗村又建成了方城縣首家村史館。

方城縣楊集鎮位於七峰山腹地,地處亞熱帶和南暖溫帶分界線上,境內的分水嶺因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界而得名。

張釋之任廷尉期間,執法如山,剛直不阿,時有"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贊語,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均予以高度評價。

作為漢文帝的「最高法院院長」,他比宋朝的包拯早了1000多年,是包公們所景仰的先賢。

張釋之墓位於胡崗村的田地之中,一眼望去,高大的封土墓冢頗為醒目,這是很多法律界人士的朝聖之地,現為文物保護單位。

與胡崗村有關的另一個名人是抗日英雄金宇棟,他出生於胡崗村余莊自然村,他的抗日事跡在家鄉傳唱不息。

楊集鎮武裝部部長戶召舉說,據《方城文史資料》記載:1941年2月1日,日寇進攻方城,國民黨方城副總團長金宇棟部埋伏在招扶崗,斃寇4名、傷10名。

同年2月3日上午,日軍1000多人從泌陽增援,方城縣金宇棟派大隊長李子屏、田堯卿、劉漢卿共率1000多士兵阻擊於大乘山,斃寇3名傷7名。

胡崗村有1200多口人,其中回族群眾占了一半,該村漢族和回族群眾和睦相處,親如一家。

為了銘記村史和挖掘胡崗村的歷史文化,2019年8月在方城縣楊集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胡崗村利用余莊自然村的一座閒置老房子,經過修繕和改造,建成了格調古樸的村史館。

村史館院內廂房收藏有農耕農具等,主房辟有展室,文圖並茂,還有實物,看後讓人耳目一新,大有收穫。

日前,方城縣進行上半年重點工作觀摩,楊集鎮胡崗村余莊自然村作為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受到大家的讚譽,胡崗村村史館也迎來了一批一批的參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