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不夠書,就寫不出話!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要多讀書!

2020-04-05   曉語文

讀不夠書,就寫不出話!孩子的閱讀黃金期,要多讀書,讀經典書籍!



曹文軒:讀不夠書,就寫不出話!

在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曹文軒演講後主持人問他:你的童話作品是怎麼寫出來的?

作為世界兒童文學最高獎的獲得者,曹文軒回答:因為我有15年的哲學閱讀史,「當這些哲學文獻沉入我的靈魂里血液里,文學創作的時候,自然就流淌出來了」。

曹文軒指出,中國作家輸給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輸在讀書上。他連續發問:「你不閱讀如何發現經驗?你不閱讀哪有生活的艷麗?你不閱讀哪來的申辯能力,你不閱讀哪來的想像能力?」

所以曹文軒總是送青少年一句話: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就是弓和箭的關係。然後還要強調,「你們把這句話記下來,用一輩子記住,寫作是一支箭,閱讀是把弓」。

而負責編寫教材的總主編溫儒敏則說:

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讀書,不讀書。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課文,光是教課文、讀課文,不拓展閱讀量,怎麼用力,語文素養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部編本語文教材比起以往教材,更加注意往課外閱讀延伸了,但閱讀量還是不夠。

我主張加大課外閱讀,鼓勵「海量閱讀」,鼓勵讀一些「閒書」,也就是和考試、甚至和寫作並不定「掛鉤」的書:鼓勵讀一些「深」一點的書,可以「似懂非懂」地讀,「連滾帶爬」地讀。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起讀書的興趣。


的確如此,語文、語文,語感非常重要。而語感,多半就是通過閱讀,通過高質量的閱讀,而得來的「童子功」。

大量中小學生閱讀「一口氣讀完,一轉身就忘」的書,不僅對寫作毫無幫助,而且破壞了天然的語感和基本的語言能力,我們要讀就讀有「文脈」的好書,好書的「文脈」會自然而然流淌到孩子的作文本上。

的確,孩子小學時的閱讀興趣,會影響他今後的寫作水平和表達能力。

家長們一定很有感觸,別人家作文寫得好的孩子,他們一定從小愛看書。小學又正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家長給孩子挑的書,至關重要。

孩子14歲以前,讀什麼書,閱讀興趣濃不濃,都影響著他今後閱讀能力的形成。

但是孩子小學時期會出現不愛看書,害怕作文的現象,是課外閱讀書籍選的不對,提不起興趣。所以要給小學的孩子讀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