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使朱元璋揮淚勒死自己的三大愛將之一?你怎麼看?

2020-09-22     張愛談情說愛

原標題:什麼原因使朱元璋揮淚勒死自己的三大愛將之一?你怎麼看?

說起朱元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冷酷無情,過河拆橋。稱帝後,他殺了許多開國功臣,比如藍玉、胡惟庸等人,開國功臣除了湯和等寥寥無几几個人幸免於難,其餘皆屠殺殆盡。究其原因就是他的不自信,認為別人慾圖他的江山。其實早在他稱帝之前,就曾經勒死了「三大愛將」之一的邵榮。這到底是一件怎樣的事呢?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是明朝開國皇帝,從小家貧,25歲之前的職業就是討飯、做和尚。26歲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隨後朱表現的相當出色,郭子興很賞識他,把義女「馬大腳」許配他為妻,朱元璋成了郭子興的乘龍快婿。至正十五年(1355年),郭子興因病去世。軍中大權成了朱的囊中之物。這一年他28歲。

朱元璋年輕有為,在紅巾軍中迅速崛起。不免引起了郭子興舊部將士邵榮的不滿。邵榮,生日不詳,卒於1362年,是追隨郭子興濠州起兵的嫡系首領。

據史料記載,邵榮文武雙全,在和陳友諒鄱陽湖之戰時,常遇春被陳友涼的無敵艦隊打得找不到北,朱元璋危機時刻,急調邵榮支援,他帶著艦隊加入戰鬥,最終轉敗為勝,陳友諒艦隊被一把火燒的狼狽逃竄,戰亂中陳被流矢射死。這次決定性的戰役,邵榮功不可沒。

郭子興

郭子興去世後,邵榮自然成了朱元璋的手下,這時朱元璋又接受了小明王的冊封,為江南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相當於宰相)。在郭子興活著時,邵榮已經是平章政事了,也就是說,他的級別和朱元璋平起平坐,想想看,朱元璋要對他發號施令,邵榮肯定不買帳。

更加讓邵榮氣憤的是,朱元璋把他的髮小常遇春和湯和提到了很高地位,而自己的好友、得力助手趙繼祖卻被屢屢打壓。其實想想也不奇怪,做領導的誰不提拔自己的人呢?

邵榮、常遇春和徐達成了朱元璋三大愛將。本來邵榮和朱元璋平起平坐,現在等於和常遇春和徐達平起平坐了。朱元璋用發小拉低了邵榮的地位。

《明史·常遇春》傳中說「先是,太祖所任將帥最著者,平章邵榮、右丞徐達與遇春為三。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朱元璋此時還沒有稱帝,他開始布置自己的「小朝廷」。郭子興的舊部被排斥在圈外。這就引起了一些將領的不滿。所以邵榮與其部眾酒後「常憤憤出怨言」。

時間長了,朱元璋有所警覺,這時他的髮小趙繼祖勸邵榮早點造反,殺了朱元璋自立為王。邵榮深以為是。於是二人準備先發制人,打算趁當年八月朱元璋閱兵之時發動叛亂。

但閱兵當天,朱元璋剛出門,一陣大風刮斷了旗杆,他覺得今天出行不利,於是沒有去閱兵,邵榮等人計劃落空,後來其部將宋國興秘密向朱元璋彙報了此事。朱元璋設計邀請邵榮和趙繼祖赴宴,常遇春和徐達於酒席上將邵榮、趙繼祖兩人擒下。

朱元璋端著一碗酒來到了邵榮面前,對他說「我朱某對你不錯,為何要謀反」還沒等邵榮說話,旁邊的趙繼祖大怒道「要殺要剮隨便,別婆婆媽媽的」落到你手上,我倆就沒想活著出去!在你手下,哥倆受夠窩囊氣了。」聽到發小這番話,邵榮覺得很委屈,自己戰功赫赫,卻不被朱元璋所容,不覺傷心落淚。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朱元璋想起了出生入死的情景,不覺也落淚了。

邵榮和趙繼祖

此時趙繼祖又嚷嚷上了,大丈夫死則死矣,生有何歡死又何懼!朱元璋很佩服趙繼祖的英雄本色,想把二人關押到死,此時常遇春和徐達不幹了,對朱元璋說「大哥啥時候變得如此婦人之仁?」假如大哥那天閱兵,估計命早就沒了!一句話提醒了朱元璋,朱元璋為二人連敬三碗酒,隨後揮淚勒死了邵榮和趙繼祖。

有道是「利可共不可獨」,江山是大家用命換來的,朱元璋獨吞了勝利果實,排擠郭子興舊部邵榮。從後來發現軌跡來看,朱元璋是一個可患難不可共安樂的皇帝。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97Ys3QBURTf-Dn5SC7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