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肯亞——黑莓繆斯、蒂瑪妮少女、柯瑪緹娜的風味對比

2019-10-15     咖評

前幾天前街咖啡剛進了3款不同合作社的水洗肯亞,一說起肯亞咖啡,讓人忘不了的就是它強烈的果酸味道、鮮明的水果香風味、濃郁的口感和漂亮的平衡感,今日就來對比一下,同樣是水洗肯亞,黑莓繆斯、蒂瑪妮少女、柯瑪緹娜的這三支豆子的風味有什麼區別。

| 肯亞

肯亞全名肯亞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非大裂谷縱橫南北。東臨索馬利亞,南接坦尚尼亞,西臨烏干達,北與衣索比亞、蘇丹交界,東南瀕臨印度洋。境內多高原,平均海拔1500米。中部的基里尼亞加峰(肯亞山)海拔5199米,山頂有積雪,為非洲第二高峰。

海拔、緯度、地質: 赤道從中貫穿肯亞,國境恰好位於南北緯十度以內。屬於熱帶產區,每年有兩次雨季,可收成兩次,60%集中十至十二月,另外40%在六至八月。咖啡主要種植於首都奈若比至肯亞山區周圍海拔1600-2100米的火山地,大部分咖啡都在1500米以上。此高度適合咖啡豆發展風味,因為山區溫度較低,成長較慢,咖啡豆的芳香成分得到充分發展,果酸味更明顯,質地也較硬。這片土質肥沃似月彎形的咖啡專區是肯亞精品豆主力產地。咖啡是肯亞僅次於茶的第二齣口貿易產品。

肯亞咖啡產區以七大產區最著名,錫卡(Thika)、麒麟雅嘉(Kirinyaga)、肯亞山西側(Mt. Kenya West)、涅里(Nyeri)、基安布(Kiambu)、魯伊魯(Ruiri)和穆蘭加(Muranga)。其中以Mt.Kenya及Aberdare 的山麓為主要產區。

| 產區介紹

【肯亞黑莓繆斯】

肯亞黑莓繆斯批次產於NYERI(涅里),NYERI:位於肯亞中部的Nyeri是死火山肯亞山的所在地。此區的紅土孕育出肯亞最佳的咖啡;農業在此極端重要,咖啡則是其中最主要的農作物;由小農戶組成的共同合作社比大型莊園普遍,此區有兩次收成,但來自產季的咖啡通常質量較高。此產區以如黑莓的厚實酸度以及花果香而聞名。

肯亞黑莓繆斯批次是經過特別篩選的咖啡紅果,成熟度極高,由咖啡農工採摘下來,當天送到水洗站等待處理,在去皮之前增加一道手工挑選的過程,把未成熟的咖啡櫻桃篩選出去,咖啡豆去皮後經過72小時的浸泡與發酵,在架高的曬床上自然曬乾,並且所有的咖啡處理水源都來自朗渡河的乾淨水源。

【肯亞蒂瑪妮少女】

肯亞蒂瑪妮少女是來自NYERI(涅里)中的一個微區域卡拉蒂娜,Ndima-ini(恩塔妮處理廠)工廠是Gakuyu合作社的一部分,該合作社在1996年從大型Mathera合作社脫離出來,自成一家。Gakuyu合作社只有兩個工廠,Ndima-ini和Kirigu工廠,雇有1800個員工。Kirigu工廠的名稱,取自工廠附近供水處理咖啡果的Kirigu河的名稱。

過去的20年,大約有850小農場主把成熟的咖啡鮮果運來Ndima –ini工廠,交給工廠經理約翰·卡馬(John Kamau)處理。而這款肯亞蒂瑪妮少女,不同於以往肯亞的72個小時的發酵水洗處理法,它是咖啡豆去皮後經過80個小時的浸泡與發酵,最後在架高的曬床上自然曬乾。

【肯亞柯瑪緹娜】

肯亞柯瑪緹娜產於KIAMBU(基安布)這個位於肯亞中部的產區有著區內最高海拔的咖啡種植區,錫卡也屬於此產區。不過某些位於高海拔的咖啡樹會得枯枝病(Dieback),進而停止生長。此產區以Nakuru鎮為名。

咖啡種植在此則是莊園與小農戶的形式兼具,不過產量相對較小。此產區為傳統的茶葉種植區,咖啡豆有著香草和花雜的芳香。

| 品種(sl28、sl34)

最早在1930年代,由肯亞政府委託新成立的Scott Labs,海選出適合該國的品種,42種初選的品種在逐一編號篩選後,最終得到SL-28及SL-34,前者源於波旁,SL-34源於鐵皮卡,兩者並非是一個系列的品種。

當初選育SL28的目標,是希望能大量生產兼具高品質又可對抗病蟲害的咖啡豆,而在一些產區,選育的目標主要是高產和抗病,並沒有考慮抗病。

得益於波旁的基因,雖然後來SL28的產量不如預期,但銅葉色以及蠶豆狀的豆子有著很棒的甜感、平衡感和複雜多變的風味,以及顯著的柑橘、烏梅特色。

SL34與SL28風味相似、除了複雜多變的酸質,和很棒的甜感結尾之外,口感較SL28柔和,也更為乾淨。SL34是鐵皮卡血統。豆貌和SL28類似,更能適應雨林生長。

事後證明,前者獲得頗高的評價,通常擁有黑醋栗般的酸質,與繁複的風味展現;後者雖然稍遜一籌,不過也有亮眼的水果風味。這兩個品種,目前占了肯亞產量的九成,成為一般公認肯亞咖啡的品種代表,目前南美洲也在積極的引入SL28作為種植品種

| 處理法(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

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是採收發酵後洗凈的循環重複處理法。在採收當日篩選出最優質的咖啡櫻桃,進行去皮及發酵,發酵時間為24小時,24小時後再使用乾淨的河水洗凈。

接著,再用乾淨的河水發酵24小時,再洗凈,如此重複3次循環,達到72小時,故稱之為肯亞式72小時發酵水洗處理法,簡稱K72。

| 杯測圖

【肯亞黑莓繆斯】

風味:木質、藍莓、烏梅、蔗糖、聖女果。

【肯亞蒂瑪妮少女】

風味:烏梅、莓果、聖女果、李子、奶油。

【肯亞柯瑪緹娜】

風味:烏梅、聖女果、李子、焦糖

| 沖煮對比

前街咖啡分享沖煮參數

推薦煮制方式:手沖

濾杯:Hario V60

水溫:90℃

粉量:15克

粉水比:1:15/1:16

研磨度:中細研磨(BG 7T: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58%)

沖煮手法: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4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7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2'00"。

風味:

【肯亞黑莓繆斯】:入口有草本、烏梅、聖女果、奶油,藍莓,尾段有蜂蜜的回甘。

【肯亞蒂瑪妮少女】:入口有莓果、堅果、烏梅、奶油、尾段有木質帶點淡淡的番茄味。

【肯亞柯瑪緹娜】:入口的番茄、烏梅酸比較明顯,有李子、蜂蜜、奶油,尾段有蔗糖的回甘。

| 總結

通過對比這三支肯亞咖啡都有聖女果、烏梅、奶油的風味,餘韻回甘明顯,但這三款的酸調還是有區別的,【肯亞黑莓繆斯】的酸是藍莓的酸,有明顯的木質味,聖女果的味道較淡;【肯亞蒂瑪妮少女】的酸是類似草莓的酸,同時有堅果奶油的香氣,在尾段有才湧現出聖女果的風味;【肯亞柯瑪緹娜】是番茄、烏梅的酸調,餘韻的蔗糖甜很明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5uP1G0BMH2_cNUgc6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