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補著牙,孩子睡著了?

2019-12-11     崔玉濤育學園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你家的小寶寶,對口腔科醫生有什麼印象?他們喜歡看牙醫麼?

01 他真的睡著了

今天,育學園診所發生了一件令人驚奇的事兒!

口腔科的萬主任在給一個小男孩補牙的時候,孩子居然睡著了!

旁人要是跟你說,一個孩子在口腔科的治療床上睡著了,而且是補牙的過程中睡著了,你敢信?

就問你,神不神奇?厲不厲害? 聽聞此事,小編立即狂奔下樓,看到了在遊戲區坐著玩的小朋友,還有他的媽媽。

對媽媽的採訪,讓我們還原了這個神奇事件……

02 神奇事件

小男孩目前3歲了,前門牙出現了些微齲壞的情況。

一方面擔心孩子齲齒的情況會繼續惡化,另一方面,擔心齲壞後不太美觀的前門牙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家長冒著孩子「很大可能」不配合的風險,帶著他來到了育學園診所的口腔科。 之所以說孩子很大可能會不配合。

是因為他在大半年前,有過被強制著捆綁補牙的經歷。雖然聽起來有些「驚悚」,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據媽媽說,當時孩子也是在補牙,在補牙過程中出現了不配合的情況。一邊是補牙補到一半,一邊是孩子掙扎著一定要離開。為了避免孩子受「二茬罪」,且本著儘早補好牙齒,避免孩子蛀牙疼痛的初心,在醫生的建議下,媽媽煎熬著無奈地選擇了給孩子強制治療。

這段經歷,讓孩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看牙這件事心存恐懼。

因此,帶孩子來育學園診所之前,媽媽做了一段時間的調研,通過親身體驗,她認為診所的環境應該是孩子喜歡的。這才嘗試說服孩子先來診所「看一看」,如果他樂意才會幫他補牙,如果他不樂意,也不會強迫他。

前情介紹清楚了。我們再說說孩子是怎麼睡著的吧。

據媽媽說,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強,既堅持主見又很講道理,如果你跟他說明白了道理,他認可後決定看牙,那他就會堅持下去。

而口腔科的萬大夫,在孩子剛進入診室時,對孩子表現出興趣的任何事物,都予以耐心的解釋說明。孩子看向儀器,她就會告訴孩子,這些儀器是做什麼用的,她會怎麼操作,幫助小朋友把牙齒中的「小蟲子」挖出來。

溫和而堅定的聲音,耐心的解釋和陪伴,使孩子漸漸的喜歡上了眼前這位漂亮阿姨,他逐漸對萬大夫產生了信任感。隨即,孩子點頭答應讓萬大夫幫忙處理前牙齲齒的問題。

媽媽說,令她感動的是,醫生每做一步處理,都會耐心地給孩子解釋接下來要進行什麼操作,目的是要做什麼。比方說,醫生會跟孩子說,「接下來,我會用這個小勺子,你看看,就是這個小勺子,我們要……」

同時,醫生操作時也會細心地告知孩子,「接下來可能會有一點點輕微的不舒服,就像輕碰你的手指,如果特別不舒服,你可以告訴我。」

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覺得既新奇有趣,同時又很安心,表現得異常地配合。同時,由於萬大夫技術嫻熟、動作輕柔,孩子發現基本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漸漸地,他的恐懼情緒越來越弱,感到越來越放鬆。而時間又臨近中午,他本來就有午睡的習慣。於是,在醫生操作的過程中,他竟然安靜地睡著了……

看到這一幕,媽媽的內心既震撼,又感動。

聯想到治療過程中,為了幫孩子嘴巴張大到合適的角度,護士小姐姐還把自己的手放到孩子嘴巴里,讓他咬著自己的手指,以免孩子中途閉嘴而影響醫生操作。在採訪時,媽媽感慨地表示,她現在發自內心地感激我們的醫生和護士。

而採訪媽媽時,我們的萬大夫,正在治療著下一位患者……

03 醫生提示

萬圖雅

北京崔玉濤育學園診所·口腔科主任

擅長青少年兒童早期干預、矯正和成人正畸,全科治療方案。

iDSO商學院管理,美國紐約大學,哈佛大學正畸學院訪問學者

美國invisalign隱適美矯正認證醫師

芬蘭羅慕咬合誘導聘用講師

中華口腔醫學會會員

中華兒童口腔醫學會會員

至今為止已治療正畸患者數量近千例

萬大夫提示大家

對於小朋友齲齒的情況,早發現、早治療才是良策。
因為在齲齒初期,牙齒齲壞的程度較輕,沒有接觸到牙神經,補牙操作時孩子並不會覺得非常疼痛。

而如果齲齒程度較重,或者說,等到孩子牙齒已經開始疼了再來治療,一方面,孩子補牙的過程會疼、會不舒服;另一方面,補牙過程也會對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孩子可能會對看牙這件事產生本能地恐懼,而這種情緒記憶一旦生成,就很難去除,甚至伴隨孩子到成年。

相信很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經驗,一談到去口腔科看牙,內心就會出現一種牴觸或恐懼的情緒,總想著能不去看牙就不去看牙。這可能也與我們小時候痛苦的看牙的經歷有關。

所以說,建議大家平日注重對孩子的牙齒保健。做好日常護理,並定期帶寶寶來口腔科檢查口腔,以便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口腔問題哦!


小編說

為我們的萬大夫點贊!為我們細心、貼心的護士小姐姐點贊!也為努力克服自己內心恐懼,勇敢補牙的小男孩點贊!更為接受我們採訪,不停為萬大夫打call的媽媽點贊!

患者、醫生、護士、家屬,他們形成了一個閉環,這個環節中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環節做得不到位,都可能不會出現這樣完美的結局。

感恩這個環節中的每一分子:

可愛的小朋友、有愛的爸媽、專研敬業的醫生、體貼為人的護士姐姐……

還有,正在看著篇文章的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2zr824BMH2_cNUgS4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