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看這3點

2019-11-01     QS思絮

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看這3點

讀很多書,和有文化之間,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有的人,讀了很多書,也不見得有什麼文化,有的人,沒讀什麼書,也會具有非凡的氣度和修為。

我理解的有文化,並不是單純讀了多少書,去過多少地方,經歷過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學歷。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1、教養

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特質。斯文,文質彬彬,溫文爾雅,這些詞,在古代都是用來形容讀書人的,有文化的人。

教養良好的本質,是一個人氣是平和的。氣和而有悅色,有悅色則有婉容。這就是教養背後的東西。氣和,則神氣舍心,篤定內斂。

一個沒教養的人,則相反,他的心不平,氣也不和。氣不和的人,不弄點事出來,不折騰折騰別人,就是渾身的不舒坦。

缺乏教養的人,整個人的氣機,不僅是混亂的,而且是向外擴張型的,偏盛之氣,撲到別人身上,就會給人一種侵凌之感,不舒服,這就是盛氣凌人,粗野的令人生厭。

2、氣度

這就是比教養提升了一個境界的特質。腹有詩書氣自華,浩然正氣,器宇軒昂,玉樹臨風,風度翩翩,卓爾不群,等等。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一個有文化的人,渾身散發出來的氣質的。

有了篤定而內斂的和氣。繼續升華,繼續積澱。這團氣,甚至可以透過身體,散發出神采和光芒。讓人看上去,就覺得這個人,氣度非凡。

這個特質,不是裝能裝出來的,也不是能演出來的。只能是日日的積澱,修養出來的。

現代的人,不怎麼注重修養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專注於社會屬性,而遺忘了自己的精神屬性。太過於專注社會屬性,就會認為氣度就是你開的車比別人好,吃的穿的比別人好,什麼條件都比別人好,這就是氣度非凡。

其實弄反了。開超跑的男人,和燒烤攤上的金鍊漢子,本質上,也沒什麼區別。內在的貧瘠,需要外在的裝飾。

外在的裝飾越繁複,則內在的氣度越廉價:沒有任何文化上的積澱,社會屬性上的顯貴,和一個人的精神屬性,有時候是負相關關係。

莊子說過,其奢欲深者,其天機淺。

3、關懷

古道熱腸,待人誠摯,頗有古君子之風。就是形容的這種人。

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來的,也不是社會道德薰陶出來的,而是,當一個人,氣和神定,靜篤內斂,正氣充體,他必然的會表現出這樣的對人對物對社會的關懷。

聲明:本圖文來源於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本著想要分享的目的與大眾交流,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zVBJm4BMH2_cNUgdv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