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今日頭條悟空問答上刷到這樣一個話題:「你聽過最孤獨、無奈的話是什麼?」
是的,每個人都會經歷人生中的孤獨時刻,它就好像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就算你不喜歡,但總會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
有時候,孤獨也是一種力量。
01 我好想有個家
頭條用戶:@老劉有喜
我曾遇見一個人,不算是朋友,只是那天恰好一起喝酒。
他說自從十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後,他就再也沒感受過世間的溫暖。
在父親去世後,他和母親在鄉下再也待不下去。鄉人欺負他們孤兒寡母,砍他家的竹子、偷他家的菜、光明正大的奚落不滿十歲的他。甚至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沒事就可以痛打他一頓。
後來他只好跟媽媽搬出農村去縣城討生活,媽媽賣菜、幫店、賣水果、做零活。他們住在300元一年的陰暗潮濕的出租房裡,還嫌貴,每一兩年都會搬家。
在他的記憶里,自從他上初中就一直在搬家,直到讀完大學後,他終於有能力可以在成都自己租房住了,但遺憾的是,還是只能讓媽媽一直住在出租房裡。
喝酒那會,他已經工作了好幾年。但他的工資僅僅夠日常開銷,離存錢買房更是遙遙無期。
當時,他說了一句很普通的話:「我好想有個家。」
聽完後我眼淚一下子就涌了出來。那一刻,我感覺到他內心孤獨到極點。這種孤獨不是因為沉默寡言或者離群索居的孤獨,而是內心深處的無依無靠。
生活對他,太過殘忍。
02 無人與我立黃昏,五仁問我粥可溫
頭條用戶:@秋水知水
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
前幾年自己在外地工作時,孤獨感常伴在左右。不管是上夜班、走路回家、一個人吃飯、還是逛街的時候都是。
有時候下班回到家,休息一會開始給自己做飯,做成什麼樣全憑心情而定,有時草草了事,有時精緻美味;偶爾太累就想直接睡覺,連叫外賣的心情都沒有,只覺得睡著了,就輕鬆了;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去健身步道上跑步,帶著耳機,累了就看看沿途的風景。但其實最羨慕的還是同事,一下班到家就有人做好飯等著她吃,下夜班了也有人專門來接她回家睡覺。
記得有一次自己回到家累的倒頭就睡,睡到夜裡醒來,看看時間才三點多,但窗外還能聽見小區里清潔工在掃地的聲音,那清脆綿長的聲音,讓我不禁想起在家鄉掃院子時的場景。周圍那麼安靜,只有那個聲音,仿佛把我帶回了老家。那時候孤獨感和思家感便特彆強烈。
而如今,我選擇了回老家苟且,離開了讓我孤獨幾年的外地。最大的變化就是,夢裡再聽見清脆綿長的掃地聲不再孤獨。飲食起居,也有愛我的爸媽照顧了。
願每個在外打拚的年輕人,不再感到孤獨,情感上也都能有好的歸屬。
03 獨自生活的母親
頭條用戶:@書卷詩意時光
母親現在經常掛在嘴邊嘮叨回敬我們的一句話就是:「人老顛東,樹老心空,抱雞母老了打倒沖」,也許這句話是媽媽對自己的一種自嘲,或是對自己"做錯事"的一種解脫。總之每當我聽到這句話,總感到母親老了的孤獨無奈,讓我產生一種扎心的疼痛……
我的母親原本是一個非常能幹的女人,曾在老家當過教師、醫生、鄉婦聯主任還有縣人大代表。1985年油田給職工辦理"農轉非",全家人牽到西北生活,母親為了養家,也打過好多臨工,吃過很多苦。六十多歲時,父親因病離去,母親很受打擊,但她一直很要強,堅持獨自生活,堅持不與兒女居住。
近幾年,雙鬢斑白的母親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原先記憶超強的她已變了模樣,經常發獃、健忘,甚至連自己的母親(我外婆)都記不起來。做事總是前面做後邊忘,記不得兒女的電話、電視機也不會開了,還經常一個人產生幻覺跟空氣對話。
原先每到一家人團聚時,母親總要做整桌子的拿手菜讓兒女品嘗,而如今她做飯大多是水煮或亂燉的「一鍋燴」,也經常會因為忘記幾人吃飯而做錯飯菜,兒女們買回家的東西也會因為她的健忘而不知道去了哪裡...次數多了,總會有些埋怨。
有時候我們跟母親"講理"或善意"批評",但她堅決不承認錯誤,總是回敬我們這樣一句「順口溜」:人老顛東,樹老心空,抱雞母老了打倒沖......
即便如些,母親至今仍固執地堅持不與兒女同住。不過每逢雙休日,我們都回家陪她,幫她打理家中的各種事務,不讓她進廚房,弟妹們也常帶家人陪伴她左右。
有時我這樣想:母親為我們兒孫操勞一生,現在也該輪到她休息一下了。所以,也許相忘也是一種幸福吧......
不過每當我聽到母親的那句「順口溜」,我心中總有揮之不去的莫名酸楚……
04 我身後無一人,我怎敢倒下
頭條用戶:@哦那你繼續
我身後身無一人,我怎敢倒下。
說真的高中的時候總希望有人陪我幹什麼,上廁所都希望有人陪,有一次自己一個人上廁所,總覺得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盯我。
那年我終究還是習慣了一個人,以往總享受著很多人在一起的樂趣,但當我知道自己要朝著一個目標和方向奮鬥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孤獨是多麼珍貴的。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沒有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逃避孤獨。當有一天它來了,你應該說我準備好了。
05 坦然面對孤獨,才有真正強大的力量
頭條用戶:@掌閱讀書
有一位法國人,名叫薩米耶·德梅斯特,雖說出身貴族,卻因為年少氣盛在一場決鬥事件中被罰關禁閉四十二天。
雖然軍令、屋牆可以禁錮一個人身體的移動,卻無法禁止心靈的旅行。在這段禁足的日子裡,他感受到了失去自由的痛苦,但同時也獲得了一份心靈的寧靜。每當他感到無聊就看書、寫文章,後來竟寫上了癮,促成《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一書的問世,這部佳作日後竟成了19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經典著作之一。
此後,這位法國人在文學、藝術、哲學、醫學、生命意義等諸多領域都進行了廣泛的探索,那些在孤獨中產生的智慧,更是被記錄成文字,彌足珍貴。
對這位昔日的貴族軍官來說,這次經歷讓原本狂妄自大的他變得謙卑自抑,原本麻木的思想變得敏銳開闊。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極有意義的心靈旅行。最初的孤獨是可怕的,可是時間久了,他卻發現,孤獨好比他給自己釀的美酒。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孤獨,但並不代表它就是負面的。
很多時候,孤獨反而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夢想和目標、親密關係、自我價值……真正重要的東西要獨自一人去尋找!任何成長的節點,和對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須經歷獨處和內省才能到達。
願你熬得過萬丈孤獨,藏得下星辰大海。
今日互動:留言說說你經歷過的孤獨時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