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的大四女生小鄧在陝西登華山西峰觀景台時,不幸墜崖身亡。小鄧的家屬表示,因為華山的安全保護措施做得不到位,墜崖處護欄高度過低,才導致小鄧墜崖,所以景區應該對小鄧的死負全責。景區則表示,墜崖處附近有兩名工作人員在旁做安全警示,而小鄧在墜崖時,一直在拿手機自拍,所以景區無責,但願意給予家屬4萬元的人道幫助。12日下午,家屬和景區達成協議,責任五五分,景區按責任劃分給予經濟賠償。
小鄧墜崖的地方設置有防護欄,大多數人都能注意安全,保證在護欄內部觀光,小鄧卻因為自拍沒有注意到自身的安全狀況,導致墜崖身亡,實在讓人唏噓。但是,如果說景區沒有做好安全保障義務,應當對小鄧的死負責的話,那麼後期是不是應該加高護欄?這護欄應該加高多少、怎麼加高,又有說頭。
普通成年人的身高大多在1米6~1米8之間,可萬一有像姚明那樣的大個子來怎麼辦呢?這護欄是不是應該加到2米?護欄上面加高了,下面是不是也得密封,不然小孩子的安全誰來保證?這樣一來二去,護欄會變成什麼樣子,我想大家都想像得出來。這美景,還能好好兒看嗎?如果這樣還不能防止遊客墜崖,景區大刀闊斧地決定,封閉有安全隱患的部分景點,豈不是剝奪了很多人旅遊的樂趣?大老遠來,就是為了那一個景點,結果景區卻因為安全原因給封閉了,真是大煞風景。
位於安徽的黃山,國慶期間曾出過這樣一條新聞,有一個遊客翻越圍欄,爬上懸崖的松樹,讓別人給他拍照,還不忘問:"後面的山拍到了嗎?"黃山的圍欄可以說是夠高了,看起來也夠堅固,可遊客這樣不要命的操作,萬一出了事,難道也能甩鍋說景區安全措施不到位嗎?再安全的防護,都攔不住遊客興奮過頭,做出會後悔一生的衝動行為。
既要保證遊客安全,又要保證景區美觀,景區的工作真是太難做了。其實,不光是華山,還有很多景區遇到過相似的問題,他們的解決方式,卻屢屢被遊客所詬病。
位於四川的峨眉山,為了防止出現遊客輕生和拍照不注意安全的情況,就在金頂裝上了高1米8的玻璃牆。這種安全措施可算是做到位了吧?可是卻被遊客吐槽說"不和諧"、"不自然"、"彆扭",本來一眼就可以清楚看到的美麗風景,如今卻要透過一層玻璃,這任誰看都會覺得不舒服。裝了玻璃牆,影響遊客觀光,不裝玻璃牆,卻又無法保證遊客安全,裝還是不裝,似乎成了一個哲學問題。
話又說回來,懸崖峭壁是危險,但是只要遊客保證自己身處護欄之內,危險機率就會大大減小,而對於一些未開發景區,面對未知的危險,某些遊客追求刺激的一時衝動,有傷亡的風險不說,還會有浪費公共資源的可能。
巴厘島著名的網紅景點"惡魔的眼淚"就是一個未開發的景區,因為海浪滔天,危險性極高,造成的傷害不可預估。由於頻發遊客死亡事件,今年9月,相關部門決定在安全措施和設施全部到位之前,暫不安排中國遊客前往該景點。可這一舉措,卻被一些遊客質疑是歧視中國人。本意是為了保護遊客,最後卻落得一身指責,景區的委屈,又能向誰傾訴?
為了部分人的衝動式旅遊,犧牲大多數人的利益,甚至動用公共資源,造成人員傷亡,這種行為的意義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2010年就發生過這樣一件轟動全國的事,復旦大學的18名大學生結伴進入黃山的未開發景區探險,被困後報警求救,為了找到他們,公安民警、消防、武警和園林力量共230餘人全力搜救。更讓人感到痛惜的是,在找到這18名大學生返程的路上,一位年僅24歲的搜救民警張寧海為給學生讓道而墜崖身亡。事後,學生方面的冷漠引起了社會的熱議。衝動歸衝動,一條活生生的生命就那麼消失了,這沉重的責任,誰能負得起?
旅遊,是一件放鬆身心的事,誰都想開開心心地去,開開心心地回來,留下美好記憶固然重要,但再重要,也抵不過自己的生命。成年人在決定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能得到什麼,更要想到這種行為會有什麼風險,會帶來什麼後果。景區當然需要對遊客的安全負責,但是作為一個社會人,遊客更應該對自己的行為和生命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