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召開在即,俄方代表團卻因美國「後院」思想,遲遲未獲簽證。不僅如此,美方還欲將俄羅斯從聯合國「除名」,自此,美俄恩怨再添一筆。網友:「一票否決」又能用了。
本年度聯合國大會已是第77屆,計劃於下月20日在紐約總部召開。如今時間已不足1月,各方準備工作也已經進入倒計時,怎料俄羅斯代表團卻遲遲沒有搞定簽證問題。
據悉,本屆聯合國大會,俄羅斯方面派出的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帶隊參加。這是俄方早就進行過披露的安排,代表團也按規定提交了簽證申請材料,結果到頭來被美方以「俄烏衝突」為由給拒絕了。
根據聯合國相關章程規定,由於聯合國總部設於美國紐約,美國作為東道主,其實是有義務保證所有成員國都能順利參加聯合國大會的。就是說,利用簽證問題對他國外交人員的行動進行限制的做法,是不該出現的。俄羅斯駐美大使也在第一時間,以此向美方發出抗議,提醒其這是違規,你說了不算。
顯然,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美方縱然不會清楚以上規定。所以,以美方口中所謂的「烏克蘭入侵者」將俄羅斯拒絕在聯合國大會門外的做法,只能被認為是故意為之。並且這已經不是俄方外交人員首次被拒之門外,早在2019年第74屆聯大會召開期間,就已經出現過多名俄方代表團成員,因為沒能及時獲得簽證而無法正常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拒發籤證之外,美方還在醞釀更大的招數:計劃將俄羅斯從聯合國「除名」。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西方或將在本年度聯大會期間,遞交撤銷的俄羅斯駐聯合國代表職權的提案申請。而這仍然是美方的一次故技重施。
俄烏衝突的爆發,縱然有著歷史恩怨,但徹底走到普京下令出兵的地步,美西方的拱火可謂是絕對地功不可沒。如今衝突爆發已有半年之久,美方趁機向俄羅斯發難的舉動也是沒有停下過。
除了能源、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制裁外,美國還在今年4月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聯合一眾盟友發起了暫停俄羅斯在組織內相關權益的投票。理由正是所謂的,烏克蘭「入侵者」。對此,當時就有媒體爆料稱,這是美方早就開始醞釀的計劃。
而將俄羅斯徹底踢出聯合國,以及撤銷其常任理事國身份的想法,更是在好多年前就能找到依據。就單說美國政府再三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會的「一票否決權」取消提議造勢,就一直被各方認為,是在掃平把聯合國變成「自家後院」路上的絆腳石。
如今,華盛頓再次以俄烏衝突為由向俄羅斯發難,輿論風向自然是以「反對」為主的,不少聲音都認為,又到了「一票否決權」使用之時了。
雖然自今年4月份,美西方堅持不懈要給俄羅斯冠以「入侵」罪名的想法取得了一定「成功」後,俄方代表便被暫停了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中的職務,甚至被認為是「除名」的前兆,但就目前來看,美方的計劃也難以預見可行性的。
俄羅斯自身就擁有「一票否決權」,美方炮製的「除名」提案大機率從一開始就不會被安理會通過。即便是被強制通過了,也需要該提案在聯大會的表決中,獲得至少三分之二的「贊成」票。這同樣不是一件易事,而且中國也同樣賦予「一票否決權」。
在美國的拉攏下,「向西靠」的意識在近些年,不斷在一些需要保護傘的國家獲得認同,進一步給了美國將聯合國變為「自家後院」的信心。但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創始國,以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其在組織中所擁有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樣是不可或缺的。
可以說,如若正到了俄羅斯「被除名」的地步,聯合國的公信力、權威性必然會受到不可逆的影響。反之,美國用特權為謀私利的做法,也會遭到更多反對。要知道,呼籲聯合國總部換個地方辦公的聲音早就已經出現了。
不過有一說一,「搬遷」這點大機率會同美國欲將俄羅斯從中「除名」一樣,在當下僅限於討論狀態。所以現在就看美方在俄羅斯的敦促下,該如何解決俄方代表團簽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