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線溝轉盤旁的小巷子裡,我找到了久違的攤攤面味道

2019-07-11     我愛重慶城

重慶人對小面的感情糾葛,從來就不亞於火鍋。清晨的濃霧還沒有散盡,天空泛出點點微光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小面,肯定是喚醒沉睡味蕾的最佳美食。

隨著重慶的快速發展,現在已經漸漸沒了街邊叫賣的攤攤面,大多數麵館都有嶄新的門頭和整潔的店面。但是我們卻忘不了坐在巷子口,手裡捧著一碗面,這些曾經最美好的回憶。

今天吃姐就在一棟老居民樓下,發現了這家二娃攤攤面,找到了久違的味道!



二娃攤攤面在毛線溝公交樞紐站的背後,從一個斜坡走上去,破爛的鐵門,幾張簡陋的桌椅,在樓梯口的操作台,就是一個麵館的全部,看似零零散散卻又不失規整。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招牌,還上過央視。能夠被央視認可的麵館,想必味道肯定是不得撇!

老闆說:「曾經就是在這個路邊邊擺了個攤攤賣面,取個名字就叫攤攤面。那個時候環境真的不好,來吃的都是回頭客,大家都是圖個方便嘛!」

重慶現在越來越繁華,我們卻越懷念以前的日子。面成為了我們最好的寄託,它拉近了我們彼此的距離,也勾起了我們曾經最懷念的那種感覺。

吃姐作為一個資深的「肉娃兒」,看到他們家的菜單毫不猶豫地點了一份牛肉麵。還沒等到牛肉麵上桌,就已經聞到了陣陣香氣傳來。

想要牛肉燒得耙軟入味又不失嚼頭,就必須用新鮮的腱子肉,這一塊肉多汁有彈性,纖維最細,吃起來一點都不塞牙。

牛肉麵一端上桌,用筷子一霍,看得出來確實是很旺實的一碗。牛肉麵湯底鮮味濃郁,牛肉都切得很大塊。

牛肉每一塊都鮮美多汁,沒有咬不動的牛筋,經過長時間的紅燒處理,鮮美可口,入口化渣。

傳統的牛肉麵,配上了勁道的麵條,入口爽彈,一下子就讓吃姐回想起曾經在街邊吃過的那種味道!

肥腸面看似比較普通,但也是許多人的偏愛。

一碗裡面沒有太多的肥腸,但可以簡簡單單解個饞。肥腸的口感很好,塊頭適中。肥腸韌而不膩,而且老闆處理得非常好,軟糯里也沒有什麼怪味。

麻辣當先,麵條勁道,湯鮮味厚。一口麵條一口肥腸,簡直就是最佳拍檔!一邊吃一邊回味,不知不覺已經見底了。最後連湯都喝光了還是感覺意猶未盡,真是想再來上一份肥腸打包帶走才是!

紅湯抄手的湯底顏色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亮眼,但是從碗里飄出來的陣陣麻香,就已經讓吃姐控制不住,開始瘋狂分泌唾液了。

抄手的個頭還是很大,皮薄餡實在,滿滿的紅油湯汁包裹著抄手,吃起麻辣帶感。

吃之前一定要攪拌均勻,讓抄手整個都浸泡在紅油湯汁中,這樣才夠辣夠入味!

在過道擺上幾張桌子,成堆的塑料板凳,即使搬到了室內,還是找得到原來攤攤面的樣子。

老闆說一到飯點,門裡門外都坐滿了人。不管是上班的白領,還是開著跑車專門來吃面的人,可能他們更喜歡的就這種熱鬧放鬆的感覺,也好這麼一口美味。

在這裡我找到了久違攤攤面的感覺,熟悉而又熱鬧。雖然城市在改變,卻改變不了老重慶記憶中的味道!#你記憶中的重慶味道是什麼呢?#趕快來評論區跟吃姐聊一聊吧!

二娃攤攤面

地址:西郊路黃桷樹下(楊家坪毛線溝轉盤486公交站)

人均:8元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06:00-14:00

吃貨福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eUBDGwBmyVoG_1ZJH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