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信豐縣新田黃氏宗祠一門三進士風水考

2019-07-22     楊公古法風水曾祥裕

信豐縣新田黃氏宗祠一門三進士風水考

曾祥裕

江西省信豐縣新田鎮,一個秀水清山,民風純樸,至今仍保持濃重中原客家文化的古鎮。

我與弟子黃先生來到其家鄉新田考察黃氏宗祠。

黃氏宗祠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七年)甲子年,1384年,至今630年,傳黃氏裔孫四十世,散居信豐縣,贛縣,安遠縣,于都縣,萬安縣,四川省等各市縣城鄉和海外異鄉,其中最為有名的為清朝年間,黃文澍和黃文汾、黃世成父子均考取進士,並稱「三黃」,留下「一門三進士」的佳話。

這是一個山青水秀之地,新田鎮惇敘堂座落在一較高丘陵之下。

該宗祠建築總平面形狀為一矩布局,左右對稱,通向闊三間,15.3米,同進深三棟計36.45米,前院進深15.3米,建築占地818.76平方米,建築面積603.67平方米,是一棟具有明代建築風格的宗祠,硬山頂,磚木結構,平面為「兩進三堂」式布局,院前門樓,門額鑲嵌紅石匾「黃氏宗祠」字樣,大門左右一對石獅子,是一幢美麗、古老的的歷史建築建築。

據說原先祠堂後有水流分兩邊流到祠前方,祠所在地形為船形,坐穴子兼壬,現在後面的河流已改為稻田,只有左前方斜插過一條小溪,經測為甲卯來水,橫過祠堂,流過庚酉方,天井放水出午口。

黃家人對水流的改向耿耿於懷,認為破壞了原先的風水格局。這種改路改水導致風水由吉變凶的案例比比皆是。這提醒我們不要雜亂無章改路改水,以免勞民傷財!

宗祠濃縮了客家人遷居歷史。我們走進祠堂內仰首看神台上開山祖像,才知信豐新田黃氏是從湖北遷過來的客家人。歷史上黃氏宗祠曾出過三個進士,這在偏僻贛南小山村,這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開山祖功成名就,官至江夏郡,後至峭山公生子十多個,他為後代發展著想,只留各房長子守在父母身邊盡孝,命令各房老二老三分赴他地尋求生存發展空間。這種鼓勵兒子外出創業的精神值得今天的家長借鑑。

從風水角度來看,人的生活環境不可固化一個點,要善於不斷開拓風水新氣場。我曾經為曾國藩和陳嘉庚教育後代勇闖世界的氣度而折服,如今在黃氏宗祠了解其祖上一番成就兒子的良苦用心,才深知傑出人士都是胸懷遠大的戰略家,為兒子謀求生存發展空間、培養他們成才各有獨特的思維和方法。

後考察黃氏思恭老大人墓,正統丁巳吉日男黃權一二三四五立,一九九0庚午年亥月合五大房重修,水口為丁未,癸丑來水,明堂開闊朝應峰秀麗,坤山艮向兼申寅。

(本文配圖黑白照片作者系賴啟俊先生)

〈曾祥裕與曾海亮合著的《楊公古法風水研究與應用》、《楊公造命課擇日法》全面詳盡介紹了楊公古法風水理論體系以及陰陽宅勘測等技法,弟子及易友閱後好評如潮,認為這是二本理論聯繫實際的好教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_RTH2wBmyVoG_1ZEaq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