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營前真厲害,山上有文峰塔,山下有孔廟,百年文脈延續至今,英才輩出
曾祥裕 曾海亮
1月6日,曾祥裕風水團隊走進上猶營前古鎮,讓我們眼晴一亮的是秀挺的文峰塔以及孔廟。
崇文重教的理念早已經融入營前人的血脈。
從風水來培補文脈,是提升文昌運的一種好途徑。
我們先來到離營前鎮上不遠的蛛嶺村龍下自然村山頂上,拜文峰塔,也是為新年增文氣。
營前文峰塔也是當年主政一方縣官倡導下營造的。
明代天啟四年(1624)本里陳蔡兩姓「為培文明而障水口」,在上猶縣令龍文光倡議下共建,故後名龍公塔。這也說明客家人懂感恩,講義氣,以此紀念龍縣令。
是日,天空灰暗,見不到遠峰。
我們對文峰塔作了觀察,其塔身青磚砌成,外面白色,塔高二十五米,六角七級樓閣式。底層辟門,內設沿牆而上的石磚階梯一百級,每層三面設窗,磚疊澀出檐,有倚柱、額枋等仿木構件。
現塔於2001年維修, 這也感謝鄉賢同心同德捐籌款才得以成事。
我們不明白為何各地重修文峰塔,多由民間集資來做。
營前文峰塔現塔身為青磚砌成,六面七層,邊長3.8米,對角線5.44米,塔高25米,占地面積32.64米,內設100級螺旋式台階登塔。據說它是目前贛南唯一的一座由塔內螺旋式梯階登塔的古塔。
朋友說,陽光明媚時人立塔上,視野開闊,呈九曲蜿蜒狀的營前山水盡收眼底,「俯凝雲水發飄玉帶,操琴鼓樂或與雲水嘩聲相搏」,故有「寶塔琴音水作喧」之美談。
建文峰塔的好處是營造書香環境。
《南安府志》:「明知縣龍文光建塔其上,人文遂盛」。《贛州府志》載有蕭鳳儀的《龍光塔記》。
從風水角度看,文峰塔選址一般在六秀方中的冠帶或者臨官位,不少地方文峰塔身兼障空補缺功能,有時安放在水口位置。
營前文峰塔設在該區域東方(震卦),坐向為乙兼辰。東方為木,木為生髮之氣,宜高不宜低,而此處低陷,不利文昌。龍縣令懂風水,對當地富豪蔡、陳兩家曉之以理,他們欣然出巨資使藍圖變為現實。
營前客家人很有眼光,又在蔡家城最好位置營建孔廟。經測,孔廟坐壬兼子,門朝秀峰,今惜被民宅高樓遮擋,右水倒右,水出甲卯,可遠眺文峰塔。
孔廟是中國文脈所在,營前作為一個鄉鎮,文風昌盛,崇尚讀書,與孔廟營造的人文氣場息息相關!
這樣一來,營前山上有文峰塔,山下有孔廟,完成了營前文脈布局。
上猶營前客家人中英才輩出,世所公認,究其原因,這與營前文脈延續至今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