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L」團隊,2018年1月由某學院學員呂德華、雷斌、陸梓邦組建而成。自組建以來「LLL」團隊在某學院魏彬老師的指導下,先後完成了《基於生物特徵的網頁微信登錄系統》《基於深度學習的銀行卡號識別系統》《鑄盾之光安全傳輸系統》等一系列課題作品。自團隊組建以來,累計獲得國家級、軍隊級、校級等各類競賽獎項10餘項。
早在上高中的時候,團隊成員雷斌就對信息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在學校組建了自己的興趣小組,在老師的輔導下,從無到有,高二時就參加了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大一在基層實習期間,單位電腦被一位戰士猜出口令,並私自使用了辦公電腦。當時他就在思考:如果能夠開發出一款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識別口令,那麼類似的情況是不是就可以杜絕?
帶著這個念頭,回校以後,雷斌便一頭扎進了編程的森林裡,各式各樣的算法就像一棵棵不認識的植物,使他充滿好奇,對未知的探索逐漸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時深受啟發:人的一些不經意的習慣是否能作為一種新型的認證方式?後來適逢新工大正式落編,三個有著共同愛好的年輕人因為新單位的組建走到了一起,他們利用課餘時間,對剛萌芽的想法進行交流和探索。直到2018年11月份的第七屆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峰會期間,這個想法正式提上日程。
峰會發言
第七屆全國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峰會(XDef2018)是由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CC)、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指導,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匯聚政、產、學、研、用等4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本次峰會,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 「LLL」團隊作為學生代表出席峰會並在峰會上作了信息安全主題報告,為我校在網絡與信息安全領域發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
經過與業內專家學者探討交流,一個想法逐漸明確下來,即:「以人使用滑鼠的經常性習慣作為特徵口令,從而實現身份認證。計算機將使用者每次使用滑鼠時的點擊頻率和習慣性軌跡記錄並存儲起來,通過數據增強,形成大量數據集,經過特徵提取產生特徵值與真實值,最後經過大量訓練生成模型。」
為了生成的模型取得更好的效果,「LLL」團隊反覆修改方案,不斷對模型進行調試和修改,並決定通過實踐檢驗成果。2019年4月,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教育部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發現杯」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軟體設計大獎賽拉開帷幕,「LLL」團隊帶著作品《基於生物特徵的網頁微信登錄系統》在決賽中從全國788所高校共8716個團隊突圍而出,獲得陝西省賽區特等獎並晉級全國總決賽,最終榮獲全國二等獎。這是滑鼠習慣模型第一次參加國內高水平賽事,所取得的成績是對研究方向的認可和對成員們極大的鼓勵。
團隊風采
以賽促學,在比賽中吸取其他選手的優點以及評委的建議,從而不斷改進自身產品的不足,這是「LLL」團隊不斷進步的巨大推力。為了完善滑鼠習慣模型,對深度學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2019年7月,團隊參加了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大學生軟體設計類的頂級權威賽事——第八屆「中國軟體杯」大學生軟體設計大賽,並選擇了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題目——《基於深度學習的銀行卡號識別系統》,該題目在十餘個題目中選題占比達30.2%。頂著巨大壓力,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地跑模型、改算法,在不足3%晉級率的情況下成功從31個省市及地區的5254支本科生及研究生隊伍中脫穎而出,入圍總決賽,與來自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985高校的204支隊伍的較量中,最終取得全國三等獎,也成為軍隊院校本科學生唯一的獲獎團隊。
現場調試
比賽現場
最高選題占比
榮譽證書
「軟體杯」設計大賽讓團隊成員對於數據集的處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國家級的A類競賽也大大拓展了團隊的視野。同時,「LLL」團隊也意識到:在當今科技高度發展的背景下,硬體系統也是軍隊保密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回來以後,團隊對之前基礎較為薄弱的硬體做了深入探索與研究,認真學習硬體的相關知識,逐漸摸索出屬於一套自主開發的認證系統。
頒獎致辭
專家總結
軟體調試
2019年8月8-12日,第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軟體應用與困難,「LLL」團隊克服諸多現實困難,在僅派出團隊一名成員參加的情況下,充分發揮軍校學員紮實的理論基礎以及精明能幹的動手能力,最終獲得西北賽區一等獎的好成績。
開發類總決賽如期在安徽師範大學舉行。三個多月來,「LLL」團隊經過院、校、西北賽區等級別比賽的激烈角逐,一路過關斬將,憑藉西北賽區一等獎的身份進入全國總決賽。在總決賽現場調試階段,團隊成員認真觀摩並分析了其他參賽隊的優勢和不足,合理揚長避短,充分挖掘並發揮團隊在核心算法上的優勢;答辯期間秉軸持鈞地介紹了作品解決的實際問題、提出的關鍵算法和實現的重要功能,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863計劃帶頭人陳國良的青睞,最終榮獲全國一等獎,並得到了院士的親自頒獎。
頒發一等獎
頒發優秀組織獎
全國總決賽合影
西北賽區決賽現場合影
陳國良院士致辭
一等獎獎牌
雷 斌
生活中沒所謂的難不難,喜歡的事情就要積極去做,興趣鞭笞著我不斷前行。作為工大的一員,我有幸能在這樣優秀的環境、團隊中工作,無形中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驅使我不斷前進,因此,我會更加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
呂德華
通過積極參加校內外各級的比賽,不僅加深了我對一些信息安全問題的理解,而且在與專家和其他高校參賽選手的交流與較量中,進一步拓寬了視野,理清了思路,也看到與高手之間的差距。下一步,我將認真總結自身的不足,加強理論學習,爭取為大學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陸梓邦
作為即將畢業的一名大四學員,工大給予我最寶貴的經驗就是大學四年來培養了我的自立和自律能力。讓我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來。我想,這就是大學的魅力所在,不僅教會我們知識,更教會我們學習的方法和態度!
//////////
「LLL」團隊在這樣一些面向全國的舞台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在軍校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成科技創新的實際成果。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這個時代是一個科技強國、科技興軍的時代,是一個惟創新者勝、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的時代,工大學子繼續勇攀高峰、追求卓越,努力做科技興軍的學習者、踐行者和領跑者!
監 制:蔣學軍
策 劃:許志天
主 編:王潭民
責任編輯:王 玥
執行編輯:葉思婕 付小臣
撰 稿:李興虎 張恩齊
攝 影:呂德華 陸梓邦
本期編輯:段 傲 葉思婕
本期校對:敖瑄潞 肖體飛 張丞帥
投稿郵箱:wjgcdxw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