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大辛辛
鯨看 | ID:hualujk
《美國工廠》是歐巴馬米歇爾夫婦創立的製作公司首次發行的電影作品,講述中國老闆在美國經營工廠的故事。
今年年初在美國聖丹斯國際電影節上映時大獲好評。
這部紀錄片由奧斯卡提名導演史蒂文•伯格納和茱莉亞•萊切指導。
這部電影聚焦於2014年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次著名事件:中國企業家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廠,希望帶動當地經濟產業和促進工人就業的企業投資。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兩個國家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管理和文化層面的摩擦。
01
生活的重擊
通用汽車因為經濟危機關閉了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的一家工廠,在當時一萬多個當地工作崗位被裁減。
這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經濟來源。很多人因此破產,失去房子,車子,生活變得艱難。
02
來之不易的希望
2010年,福耀玻璃公司重啟美國倒閉的通用汽車工廠,工廠的建立給很多當地的居民帶來生活的希望,包括很多以前在通用汽車工作過的員工。
如今,他們又回到了這個地方,有了新工作。一切又可以重新開始。美國福耀工廠的建立,對他們來說就像救命稻草般的存在。
生活雖然艱難,但還是要繼續下去。
福耀工廠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就像是漫長黑夜之中的一點微光。
03
權力的挑戰——工會
對於一個跨國工廠的管理,福耀的主席曹旺德面臨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在工廠的慶典上,一位當地的參議院在演講時希望工人成立工會。工會的作用就是代表工人跟資本家談判,維護工人權利。
工會在美國歷史悠久,發展到現在有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對於那些想當議員或總統的政界高官,必須以保護工會的相關利益的方式來獲取支持。
現今美國發生的罷工基本都由工會組織。所以,工會成立對企業是不利的。
這位參議院無疑是在挑戰福耀的權威。
對此,曹德旺的態度也是很堅決。
04
天秤失衡
工廠追求產品的質量才能獲得經濟效益。
一開始,在生產過程中,工廠面臨著員工數量少,產品質量差,殘次品多,工人不願意加班的問題。工廠既要追求質量,又要追求數量。
這樣的問題導致美國福耀工廠在建廠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盈利。
然而,美國工人的工作效率也不盡人意。
面對工會這個巨大的障礙,曹德旺也一直小心翼翼。
既希望工廠可以提高效益,對於工人方面又不可以太過管制。
05
安全是首要
廠里各種機器運作,玻璃又是易碎品,這樣的工作本身就帶有一定的危險性,再加上管理層的疏忽,管理不當,導致福耀工廠里發生了多起安全事故。
這些事故引發工人的強烈不滿,甚至要求引進工會。
當地的電視台還進行了報道,有些工人甚至舉牌示威。
一時間,美國福耀工廠的安全性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面對這樣的情況,曹德旺不得不進行高層管理人員的改革以及工廠內部的革新。
他希望通過提升高層管理人員的素質,可以避免安全事故。
曹德旺開除了兩位原美國高管,聘請了來自中國的劉道川。他在中國待了26年,在美國待了27年,可以說經驗相當豐富,對於中美兩國管理上的差異性也十分了解。
06
本是同根生,進步靠學習
上任伊始,劉道川從美國工廠挑選了10個優秀的美國工人到中國工廠參觀,學習先進的管理和技術經驗。
在中國的工廠里,他們對中國工人的工作量、效率和工作的程度感到驚訝。看到一些工人在撿廢棄的玻璃碎片時,他們甚至覺得這太瘋狂了。
樸實努力的中國工人用他們勞動和辛勤震撼了這幫外國工人。
影片中採訪的幾位中國員工,每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休息一兩天,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他們都有自己的小孩,都渴望下班後可以陪在家人身邊。
這樣的情況在工廠里是普遍的,他們並不是個例。其實不光對於福耀的工廠的員工來說是這樣,在全中國的工廠,這樣的情況都很普遍。
而反觀美國工人
在這裡,真心感嘆和佩服中國工人的毅力。
這就是made in China的偉大!
問題雖然有很多,但是福耀美國工廠能繼續走到今天,甚至被拍成電影上映,這其中一定有他的獨特迷人之處。
歐巴馬米歇爾夫婦在採訪時被問到做這個紀錄片的初衷時,他們說:
你讓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讓他們為自己發聲。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聖神的故事,那個故事給我們了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引導我們如何組織自己的生活。
這是一個講述工人故事的紀錄片,有他們的故事、掙扎與希望,和超級英雄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