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爸媽打理養老錢?

2019-05-21     財女情報站

我們爸媽那一輩人大部分都不太懂理財,把錢放銀行里是最為普遍的做法,很多人甚至把所有錢都放在銀行活期里。

傳統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很低的,活期利率給了跟沒給幾乎沒有差別。爸媽辛苦一輩子攢下來的錢,就放在銀行里慢慢貶值。

還有,比貶值更可怕的是,被騙子盯上的話,一輩子的積蓄都可能血本無歸。

作為子女,我們最好能夠幫助爸媽管理他們的養老錢,既能防止他們被騙,又能讓這些錢增值。

科普防騙:常識+情感關懷

幫助爸媽打理養老錢,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守住他們的錢,別讓騙子掏空了爸媽的積蓄,所以給父母科普防騙常識真的非常重要。

老年人可以說是騙子最喜歡的群體了,以房養老騙局、保健品騙局、收藏品騙局、領補貼騙局、情感騙局……形形色色的騙局坑騙了很多老年人。

這些事情媒體上常有曝光,被騙的老人們不僅失去了多年的積蓄,心理上也受到了重創。

而騙子之所以會盯上老年人,是因為老年人普遍缺乏理財常識,而且兒女如果不在身邊,情感上容易感到空虛,讓騙子鑽到空子。

因此,我們也得對症下藥。

首先,我們得經常給爸媽科普,收益和風險都是成正比的,如果某個產品的收益很高,那麼風險也一定是很高的。如果有人給他們高收益低風險的承諾,那麼肯定是騙子。

也要告訴爸媽,熟人推薦的不一定是安全的產品。就算熟人不打算騙你,他們自己也可能上當受騙。所以,不要因為別人的推薦就盲目加入。

最後還要記得經常和爸媽交流,這樣爸媽更不容易陷入情感騙局。如果他們想投資什麼產品,你也能及時得知,幫忙分析。

我認為這一點其實比其他的都重要,父母很多時候上當受騙,跟子女關心不夠,但凡關心足夠,騙子也難以「趁虛而入」。

隔三差五回家看看父母,哪怕沒這個條件,也要經常打電話回家,多關心,多問他們的近況。這樣才能防微杜漸,及時把騙子擋在門外。

關注保障:轉嫁疾病風險

讓爸媽遠離騙子之後,守住錢財之後,我們就可以幫助爸媽打理養老金了。打理養老金的第一步,不是找產品,而是關注父母的保障。

辛辛苦苦理十年財,只要生一次大病,或者發生一個意外,就能把這些錢花個精光。

對於老年人來說,得病的機率尤其大。如果沒有保障,就相當於在他們的養老錢里埋了一顆地雷,一不小心就會把這些錢都炸沒

所以,我們需要花較小的代價來轉嫁這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買保險就是我們幫助父母打理養老金的第二步。

在給老人購買商業保險之前,一定要記得先買社保(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或者新農合),這是我們可以拿到的最便宜,也最友好的保障了。

因為社保不會因為年齡和身體狀況限制我們投保,買了社保這之後,我們再去考慮商業保險

老人的商業保險配置和年輕人不一樣,如果是65周歲之前的健康老人,我的建議是百萬醫療險+意外險。壽險和重疾險就不用買了,一個是可能買不到了,另一個是年紀大了,購買價格太貴,不划算。

如果老人的年齡已經超過了65周歲或者不符合百萬醫療險的健康要求,那麼我就比較建議試著購買防癌醫療險+意外險

防癌醫療險在年齡上的限制比百萬醫療險更小,有的防癌險到了75歲還能投保。而且健康要求也比較寬鬆,三高和糖尿病這種不會引發癌症的疾病,是不影響防癌險的購買的。

要是連防癌險都買不了,就只能購買意外險了。

這些保險的價格都不貴,但作用卻很大,比如尊享e生旗艦版,如果是60 歲的老人購買,一年只需要1556元,就有最高600萬保額,再購買一個50萬保額的大保鏢意外險,也只需再花158元。

這樣算起來,其實一年不到2000元,就可以把意外和大病的風險都轉移了。

理財帳戶:本金安全第一

前面兩步是為爸媽的養老金建立起堅固的城牆,防止這些錢被騙子、大病和意外侵蝕,接下來,才是給錢增值。

給爸媽理財,大家一定要知道,本金安全是第一位的。因為絕大多數的老人除了退休金之外,很難再有其他收入。

如果把他們多年的積蓄拿去做高風險投資,如果發生了虧損,他們自己是很難再賺回來的,所以,安全是最重要的。

我們需要把父母的養老錢分成日常生活要用的錢和短期內用不到的錢,然後把這些錢放到安全的投資當中。

日常生活所需的錢,如果是有退休金的父母,建議是3個月的生活費+1萬元。平時生活就用退休金,3個月的生活費用來應付突然增加的生活支出,而1萬元是為了應付可能會發生的醫療費用。

父母要是沒有退休金,這部分錢就得多留點,保證父母的日常生活。

如果父母會使用餘額寶或者微信,日常生活要用的錢就不必是大量的現金,可以直接放在微信或者餘額寶裡面,還可以放一部分到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里。安全性高,收益不錯,流動性也強。

如果父母只會用現金,這些錢還是就讓他們放銀行活期吧,雖然收益低,但至少不會影響日常使用。

至於短期內用不到的錢,可以用來買國債或者是民營銀行的定期存款,年化收益可以達到4%以上,而且安全性很高。

雖然國債流動性不強,但是短期之內用不到,也就不用擔心了。就算有什麼突發事件,需要用到大量的錢,提前取出,本金也不會受到影響的。

給父母理財,除了安全,大家還要記住最好是用父母的名字開戶,就算不能用父母的名字開戶,也一定要和自己的錢分開來,免得帳算不清,引發家庭糾紛。

更別用父母的錢給自己做高風險理財,有些人可能想著,自己借父母的錢去投資,然後自己給父母算利息,就算賠錢,也是自己出錢補窟窿。自己能得到投資的本金,父母能獲得安全的收益,感覺是雙贏。

但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要是自己虧得一塌糊塗,不僅自己的錢沒了,還可能拖累父母,千萬別打父母養老錢的主意。

幫父母打理養老錢,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大家不妨評論留言,分享一下彼此的做法,這樣可以互相借鑑。

更多理財知識、防騙秘籍、金融見解、平台測評盡在微信公眾號:財女情報站(cainqbz)

每周站長手把手教大家買基金、選保險,分析宏觀大勢,暢談金融歷史,敬請關注!

戳下方的「了解更多」,獲取更多理財秘籍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ORJC2wBmyVoG_1Zs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