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然有不少人在家實行「禁閉」,因為這樣做才是最安全的。如果必須去超市買生活物資,那麼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這幾天我們去超市可以看到,貨架上很多食品和零食都被搶購一空,其中最為搶手的就是方便麵了。
我們知道,方便麵之所以賣得好,完全體現在「方便」兩個字,這種連平時都非常受歡迎的食品,在這個特殊時期,更是成為人們居家必備的快消食物。有些人擔心買不到方便麵,甚至一口氣買下好幾箱。
說到方面便,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康師傅這一品牌。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麵為康師傅集團帶來115億元的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38%。從這個數據中不難看出,方便麵業務已經成為康師傅非常重要的經濟支柱,而康師傅方便麵也成為了市場的主力軍。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我們越來越傾向於吃方便食品,這些食品除了能夠節省吃飯時間以外,其實味道也非常不錯。目前,國內市場被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麵品牌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在過去幾年,曾經有一個方便麵品牌堪稱是一家獨大,獨占6成市場份額,然而卻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這個方便麵品牌就是五穀道場。
五穀道場的創始人叫做王中旺,他在1996年大學畢業後就開啟了創業之路,他通過銷售方便食品成為了華龍集團的一員,並且成為西北市場的銷售精英。然而王中旺卻不滿足現狀,1999年,他斥資170萬成立了中旺集團的前身:中旺食品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廠房裡只有一條小型生產線,產能只有3萬包。而當時中國方便麵市場中,康師傅和統一已經各自占據大量市場份額,王中旺生產的方便麵想要打入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中旺有一次在日本偶然接觸到了「非油炸」方便麵的製作方法,這種做法在當時看來非常高端。與此同時,國家對油炸食品的安全問題開始重視起來,王中旺抓住這個機會,回國發明了「非油炸」方便麵,於是就誕生了五穀道場。
早在2006年的時候,五穀道場的年銷售額就高達15億元,到了2008年,銷售額增加至20億。王中旺看到五穀道場發展得這樣順風順水,便開始盲目自信起來,他不僅要求工廠製造低端食品,而且還拿出16億資金進行擴張,甚至還將持反對意見的公司高管踢出局。
2007年,五穀道場的資金鍊開始斷裂,庫存積壓問題日益嚴重,公司面臨著倒下的風險。2009年,中糧集團斥資1.09億將五穀道場收購,然而依然沒能將它救活。無奈之下,中糧集團在2016年又把五穀道場賣給了克明面業,交易價格為5000萬元。然而,方便麵市場中已經很少能夠見到五穀道場的影子,這個曾經占據60%市場份額的方便麵霸主,如今已經跌落神壇。
在這次疫情發生後,克明面業旗下的五穀道場和陳克明品牌,為武漢捐出了幾千箱方便麵,讓人們再次喚起了對五穀道場曾經的記憶,也讓不少人紛紛為其點贊。那麼,大家認為五穀道場還能搶回市場份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