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市海洋發展局多舉措做好水產品穩產保供工作

2020-02-25     中國水產養殖網

(一)組織企業線上對接,破解水產品「賣不出」和「買不到」難題。積極組織企業註冊國家漁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的「優苗網」賣家端,參與農業農村部建立的「全國水產品流通信息對接平台」、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開通的「全國水產苗種對接平台」,推動企業通過線上各種途徑及時精準對接,引導全國各地水產品採購商、經紀人查找我市水產品貨源及供應商聯繫方式,解決疫情期間水產苗種及產品「賣不出」和「買不到」的問題。

(二)出台相關政策文件,暢通物流運輸通道。聯合農業、交通、公安、畜牧等部門下發《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牧漁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全面優化鮮活水產品運輸車輛通行服務,針對性地解決「菜籃子」產品出不了村、進不了城,水產養殖所需飼料難以及時補充,水產品無法調運等問題。截止目前已為牡蠣、紫菜等養殖產品運輸車輛出具運輸證明9批次,保障了我市水產品供銷通暢。

(三)進一步加強漁超對接,拓寬水產品銷售渠道。每天與家家悅集團等超市對接,了解掌握超市內鮮活水產品供應情況及價格變化。同時,根據超市需求,協助超市與相關企業對接,既解決了超市貨源不足的問題,又化解了企業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自疫情發生以來,積極組織乳山牡蠣、榮成牡蠣、日照海虹等產品與家家悅超市對接,推動企業與超市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加大產品購銷,其中牡蠣肉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約30%。

(四)積極協調防疫物資,推動企業做好復工復產。通過「四不兩直」走訪、電話、微信等方式積極開展水產品育苗與養殖企業調研,了解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聽取企業相關意見建議,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時解決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整理了《省、市應對疫情支持企業發展的重點政策措施乾貨彙編》,並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向企業發放,宣傳有關優惠政策,推動企業加快自身發展。截至目前,已為水產育苗與養殖企業協調口罩、體溫計等防疫物資2000餘個,促進企業逐步開始復工生產。

(五)強化養殖技術指導,保障穩定生產供應。制定並發放《春季水產養殖技術操作指南》、《新冠疫情防控期間質量安全操作指南》等材料。積極組織漁業技術推廣人員通過走訪、微信公眾號、網絡平台、電話等方式,對水產育苗與養殖生產進行動態跟蹤服務,做好氣候變化情況下水質調控、飼料投喂、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技術指導,針對不同養殖模式、養殖品種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提高養殖品種成活率,延長存活時間。

(六)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嚴防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加強執法檢查,有效消除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疫情防控期間,組織執法人員到已復工的養殖、育苗企業進行現場指導和檢查,檢查是否存在使用假劣漁藥、違禁藥物、不執行休藥期等違法行為。同時,加強對區域內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風險防控和預警,堅決守住水產品安全底線。根據目前我市實際情況,對超市等水產品重點銷售場所開展了水產品例行監測,共抽檢牙鮃、對蝦、大黃花、鯽魚、鯉魚、鰱魚、鱸魚、草魚等我市大眾消費水產品8個品種,共15個批次,順利完成了第一季度國家水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任務。(出處:威海市海洋與漁業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LB-gHABjYh_GJGVAv-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