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裡有全南康區唯一的天主教堂
聽說這裡有一片美麗的荷花地
聽說這裡在建新能源汽車科技城
這裡到底是哪裡呀?當然是我們美麗的太窩啦!
太窩鄉位於江西省南康區中部。東接三江、潭口,南連鏡壩,西鄰朱坊,北接唐江。交通十分便利,贛粵高速公路貫穿太窩鄉中邊、高山、范塘三個行政村,長約4公里,康唐公路縱貫境內5公里,鄉政府駐地(元鄰村)是太窩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離市區僅11公里。全南康區唯一的天主教堂就坐落在太窩境內。
太窩及其村落名字由來
太窩是一個年輕的鄉。太窩的名字跟禾場北面50米一座較大的山窩有關係,當時裡面居住著300年前從廣東興寧豆腐街遷來的陳文龍一家。由於南康方言的影響,「大」讀成「太」,因此,大窩就成了太窩。後來美國傳教士在此建天主教堂,地名名頭大了,人們便稱整個這一片都為太窩裡。1924年改名太和里,再後來又改太窩。
太窩境內地名多數是直接取地理為名,只有部分名為變音而致。貫孜龍,屬於組合型地名,它以原居地甘竹和開基人龍引教之龍姓,取名甘竹龍,因方言「貫」與「甘」近音,演變成今名。下芙塘,鄭著生兩百年前從廣東興寧遷來之時,此地原生野葡萄甚多,村落位居坑的下方,故名下葡萄,方言演變為今名。
百蘿丘,因為鄉野中有一丘可產百籮糧食麵積的田,便以此為名。下沉山,康熙年間從廣東河源遷來的袁白米見嶺上多松,且家居下方,故名下松山,民間嫌「松」意欠積極,遂取其反意「沉」,故成今名。廖背,原來這裡村前有一棚寮,所以便取寮背為名,因「寮」與「廖」近音,後訛為今名。
(太窩中學)
劃形塘,在村東有一口大塘,曾划過龍船,名划船塘,後面不知什麼原因就演變成今名。禾稼,原來此地有木架蓋禾草的棚寮,名禾架,後人為了使名字更加文雅便化為今名。安全,名字的由來與麻雙鄉安全村名一樣,因為村前有庵,名庵前,諧音演變成安全。
龍王塘,別名陵武堂,三百年前龔經瑞從廣東南雄縣大坑管此地,以龔姓堂名「武陵堂」取名,後面卻誤讀成讀成「陵武堂」,又被當地人諧音錯成「龍王塘」。馬古坑,古時燒制過磚瓦,遺有很多碎瓦,南康方言「碎瓦」稱「瓦股」,後演變成今名。石鼓龍,與龍無關,以坑壟內有一大石似鼓得名。
太窩境內的有座橋十分有名,就是寡婆橋,大凡說到橋,南康人每每喜歡說「我們南康的寡婆橋」。但是知道寡婆橋名字由來的人卻很少。寡婆橋位於園嶺村,條石構造,相傳為是一寡婦捐款修建,南康人稱「寡婦」為「寡婆」,因此就叫寡婆橋。此橋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太窩名人
01
陳獨清
陳獨清(1909~1990),江西省南康市太窩鄉太窩村人,出生於信奉天主教的家庭。1934年畢業於「江西天主教神哲學院」。1935年被祝聖為神甫,後在南康縣、寧都縣天主教堂任小學教員、校長、本堂神甫等職。在陳獨清在世這些年曾任很多職位,1981年還任江西省暨南昌市、贛州市天主教愛國會主委,江西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主任,天主教江西教區主教。
陳獨清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他堅持反帝愛國立場,不僅是江西省天主教反帝愛國運動及其愛國組織的發起人和創始人之一,也是江西省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自選自聖最早的一位天主教徒。他團結天主教人士毅然擺脫帝國主義勢力對天主教的控制,贊成並堅持中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
陳獨清為推動江西省天主教信教群眾走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道路,抵制國外教會敵對勢力的滲透,協助黨和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江西省和全國天主教界享有較高的威望,受到各界愛國人士的尊重和全省天主教界人士的愛戴。
除了在天主教和愛國事業有重要貢獻外,陳獨清還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活動,1953年以來,擔任南康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1955年以來任贛州市政協常委、人大代表;還歷任省政協一、二、三、四屆委員,五、六屆常委。他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學習視察活動,認真了解情況,督促落實政策,向黨和政府提出建議和意見,是黨和政府的真誠朋友。
02
太窩的烈士
有一句講的很好,就是「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在負重前行」。我們現在的國泰民安,我們現在所享受的一切都是革命烈士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他們用鮮血托起了我們的現在的美好生活。
(旭山公園內烈士紀念碑)
這些烈士不應該被我們遺忘,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至1985年止,南康全縣革命和建設英勇犧牲的烈士1396名,太窩鄉共計18名,其中包括:
太窩鄉的烈士們
朱大眼古 徐土長生 朱盛炳 羅美鵬 徐秀荃 徐始蘭 曾照珍 張世茂 朱井生古 張洽緒 張世鴻 謝開煥 羅盛亮 朱由文 何承柱 卜光模 劉旦輝 張洪發
這些革命烈士應該永遠被我們銘記。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太窩的這些烈士們,是我們南康人的驕傲,是民族的英雄。而我們也應該向他們致敬。
太窩天主教堂
天主教,天主教即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普世大公天主教會。天主教信奉三位即聖父聖子和聖神一體的天主和耶穌基督,尊瑪利亞為聖母,是基督教中歷史傳承最悠久、文化沉澱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別。與新教、東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
(維修之前的天主教堂)
太窩天主堂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清光緒34年(1907)重建。聖堂名"聖母堂",由經堂、鐘樓、附屬房三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840平方米,其中經堂建築面積636平方米,可容納千餘人。
(現在的天主教堂)
南康太窩天主教於清道光元年(1821)首次傳入太窩裡陳姓。之後,便以太窩為中心,逐步擴展到縣城、唐江、朱坊、山孜上、鏡壩城埠、龍嶺王村、三江老鄒屋等地。雖然教堂經過重建,但是由於長期的使用再加上風雨的侵蝕,90年代的太窩裡天主堂就已經陳舊不堪,幾成危房,教友不能在此祈禱和望彌撒,
(現在的天主教堂)
這種情況得到了教區主教和省天主教兩會的高度重視,吳任珍主教和省兩會秘書長舒孜漢教友幾度前來視察,並把維修太窩天主堂的工作提到日程上來,最後在2001年11月修復竣工,並在2003年元月1日舉行復堂紀念聖教傳入太窩裡180周年隆重慶典。
(現在的天主教堂)
不曉得老表們有沒有信奉天主教的,有的話那肯定要去太窩天主教堂看看的,不信奉天主教的話也沒有關係,可以去那裡參觀一下,感受一下那種教堂莊嚴肅穆的感覺,畢竟是南康區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相信去了,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的。
(現在的天主教堂)
新能源汽車科技城
在經過城市規劃改造之後,於2016年,太窩的太窩鄉、洋田村、龍潭村、高山村、范塘村、中邊村這六個村正式劃歸贛州經開區管理。這些村都用來建設新能源汽車科技城。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規劃圖)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位於贛州城西側的低丘緩坡地帶,所處位置涉及唐江鎮、太窩鄉、三江鄉、科技城管理處的24個行政村,規劃總面積35.2平方公里,是贛州「主攻工業」、承接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項目的主平台。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規劃範圍)
雖然新能源汽車科技城還在建設中,但是相信建設好之後,面貌肯定是會煥然一新的,同時也會帶動經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發展,並且建成之後,將會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產業。這裡的交通會更加方便,基礎設施也會更加健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康贛州港至機場快速路的建設
(贛州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空間結構規劃圖)
南康贛州港至機場快速路起於太窩鄉石龍村與鏡壩鎮鵝嶺村交界處的東山北路北延與產業大道交叉口,經鏡壩鎮鵝嶺村、洋江村,龍嶺鎮黎邊村、龍嶺村,在迎賓東大道東側,與繞城高速南康東互通連接線相接,終於龍嶺鎮向陽村。這項工程的建設將會給太窩帶來更多創造財富的機會,相信太窩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職教園居住組團設計意向效果圖)
贛州大廣高速公路
在今年6月份,贛州大廣高速公路太窩互通新建項目主體施工工程招標,中標結果公告於6月19日發布。這個項目位於贛州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科技城管理處高山村(原先屬於太窩鄉),對贛州大廣高速公路主線1公路(K3037+265至K3038+315)路段加寬改造,設A、B、C、D、E五條匝道,匝道總長1793公里,項目施工圖預算7399.3959萬元。
(贛州大廣高速公路太窩互通新建項目主體施工工程結果公告)
(贛州大廣高速公路太窩互通新建項目規劃圖)
贛州大廣高速公路太窩互通項目工程計劃開工時間為2019年7月,計劃工期20個月,缺陷責任期24個月,保修期60個月。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發包人可能根據工程的實際進度調整工期和施工計劃。
(主要技術標準)
這項工程的建設,將給太窩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太窩的家具行業發展得也是很不錯的,在政府的支持下,以家具加工業為主的工業經濟和個私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家具產業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而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太窩正在騰飛。
荷花池
先欣賞一下太窩荷花池的美景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些耳熟能詳的詩句相信大家肯定都已經聽過無數次,但是裡面描繪的畫面在我們身邊真的存在嗎?小南告訴你,真的存在,想要賞荷花的,一定要去太窩看看,具體的地點就在太窩的鄉政府往城區方向右側,一條小路進去約300米,有時間一定要去看看,真的很美。
來到荷花池,先映入眼帘的還是那千姿百態的荷花。緊接著便看到池中那一隻只龍頭船。那一抹鮮紅在綠葉的襯托下霎是明艷。一陣微風襲來,那陣陣沁人心脾的荷香就飄然而至,這種感覺真叫人舒暢。
這些荷花千姿百態,盡情地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美麗,有的半打著花苞,有的開著正旺呢,還有的只剩下了一半,另外一半呢?哦,原來,這些花瓣已經垂下去在荷花的四周了,中間還有一些花瓣緊緊地簇擁在黃色的花蕊旁。偶而飛來幾隻蜜蜂正采著蜜,荷葉上時不時有幾滴水滴被飛吹得搖曳著。
這一池的荷花看得真叫人滿心歡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讚美荷花的詩句,沒想到太窩裡就有一處這麼美的荷花池。我們總是在感慨鄉下沒什麼好看的,沒什麼好玩的,覺得鄉下不美,但是孰不知美景就在我們身邊,而我們恰恰缺得就是那雙發現美的眼睛。
太窩商貿
要想體會一地的風土人情,感受一下屬於這裡的獨特氣息,那麼首選肯定是去集市啦,太窩商貿就是太窩的集市,太窩逢圩的日子在農曆的3、6、9。這裡的商品琳琅滿目,不僅有蔬菜、肉類,還有一些新鮮的水果等等,旁邊也有幾家店鋪,反正裡面的商品應有盡有。
喧鬧的市場,充滿著一股親切的煙火氣息,偶爾看見一些勤勞的老奶奶帶著從家裡剛剛採摘下來的家裡吃不完的蔬菜,拿到集市上來賣。或者看到老爺爺在攤子上買著新鮮的剛出爐的小籠包,旁邊的小孫子的眼神使人想起了小時候的自己也是這樣迫切地等待著好吃的東西。
在這裡走走逛逛,總是會有些意外的驚喜,或者是一些東西勾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回憶,雖然市場很嘈雜,攤販的叫賣聲,顧客的討價聲,以及一些牲畜的叫喊聲,但是卻一點也不覺得很煩躁,反而覺得很熟悉,覺得這就是它原本的樣子呀。
太窩美食
甜柚
總的來說,太窩的甜柚還是比較出名的,並且當地對太窩的種植業也相當地重視,還因地制宜,走"以種促養、以養補種、種養結合"的"豬-沼-果"生態開發的路子,推動了太窩鄉種植業和養殖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村民們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甜柚的好處多多,營養多多。肉嫩化渣、汁多味甜,風味獨特,品質上乘,富含糖類、蛋白質、有機酸、礦物質、維生素C、B等多種營養成分,甜柚還具有清肝明目、滋心潤肺、止咳化痰、降低膽固醇等保健功效。素有「天然罐頭」、「果中珍品」之美稱。
除了甜柚之外,其實太窩還有很多種類的水果,比如說西瓜,還有臍橙等等,太窩的果業還是發展得很不錯的,昔日只長"老人頭"的松樹嶺在政府的鼓勵和技術的支持下變成了現在富有生機的"花果山",為太窩創造了財富。
酒糟魚
酒糟魚是南康的特產之一,做酒糟魚,多選半斤左右的鯽魚,腌制,晾到半干時,再放進釀好的米酒罈子裡封起來。等過了十天左右,再把它取出,或蒸或煮,和酒糟同沸之。當然做酒糟魚的關鍵在酒,就是要把酒做得老一些,這樣才有烈性。酒滲入魚肉後,魚肉便呈棗木紅,其色澤即有一種沉醉之美,再有酒香飄來,口水就不自覺地往下流。
這個酒糟魚一般是在秋冬季的時候弄,各家各戶在準備年貨的時候,都會弄酒糟魚。當然各個村鎮做的方法也稍許有些不同,但是不得不講,吃了之後,絕對會忘不了那個味道,開胃下飯。
太窩發展還是很快 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窩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關於太窩有什麼好玩的,好吃的,大家可以多多留言交流交流,覺得太窩美的,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