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遼寧秘境——尋仙問道鐵剎山

2020-07-17     風的旅者

原標題:探尋遼寧秘境——尋仙問道鐵剎山

鐵剎山的又名九頂鐵剎山,「蓋以東、南、北三面仰視,皆見三頂,三三合而為九」,故有別稱。

鐵剎山位於遼寧省本溪縣溪回鐵路南甸子車站西南,山周長20餘里,主峰原始頂海拔700米。太子河環流於北,八盤嶺拱衛其南。原始頂、真武頂、靈寶頂、玉皇頂、玄武頂、太上頂、錦繡頂宛如列笏朝天,另有香爐峰等都較諸頂稍低。山中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參天,洞幽岩險,刻石、寺院等,更增加了山的魅力。

鐵剎山為東北道教始興之地。明祟禎三年,道士郭守真來遼東,隱居於此,收徒授道,被稱為關東道教始祖。

登鐵剎山有盤道,拐七十幾道大彎可達主峰。在山頂放眼四望,千岩萬壑,雲煙繚繞,後人有詩曰:「高如削玉夜生寒」「低看雲樹有千層」。山上有雲光、日光,天冠橋,乾坤、臥虎等岩洞。乾坤洞附近有郭祖塔,塔下有泉,名天然井,冬夏不涸,無洞洞內有天官廟,其下院即三清觀,為山中主要建築。

鐵剎山諸頂數原始頂、靈寶頂最高、最險、最美。滿族舉人慶升有寫原始頂詩一首:「巉岩五月嫩涼生,雲外多奇溫熱蒸。遠溯鴻蒙過百代,低看雲樹有千層。高寒欲絕人間世,締造知眾劫外增。誰料扶桑看日出,苦無伴侶我何能?」他描寫靈寶頂詩中又寫道;「馬首嵯峨見碧山,高如削玉夜生寒。潺沒東接太資水,百二西連紫氣關。世上傳經逾百部,寰中外道有千端。宋徐鍇與唐崔提,博採旁收許再刊「

山中諸洞以雲光洞最大、最有名,天橋洞最險。雲光洞在原始頂南麓,洞口有「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十字洞內平行斜上,深二十米,寬七、八米不等,洞內兩側各有小洞。洞中各種石頭被人們以其形象各名為定風珠、石虎、石木魚、石蓮盒、石龍、石床、石蟾、石壽星等八寶,故有八寶雲光洞之名。

天標洞在雲光澗上,洞外峭壁如削,有一鐵板橋,長丈余,寬僅容足,依壁跨澗入洞,遊人各不敢過。傳說此澗為長眉李大仙修煉之地。

鐵剎山的石刻很多,以《重刊長履李大仙碑文》為最長,碑記李大仙生活時代及布道,羽化成仙等事。太上頂絕壁上有「直上青天」,下有「避仙谷夢、「西聚仙台」等字,原始頂下刻有「一覽群山小」字樣。另外,雲光洞、天橋洞等地,都有多處石刻。

爬山從東門進,這樣沿途經過的景點比較多,邊觀賞邊爬山不容易累。經過一些廟,比如黑媽媽廟等,聽說很靈驗,許多人拜。還有八寶雲光洞等,再往上有元始頂,南極石,太極頂等。元始頂最高,有一段比較陡,途中注意休息保持體力,山頂風光極好,下山走了南門,景點不多,容易累,台階周邊景色單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HQ-W3MBd4Bm1__YTYp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