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巨大疑問:中國不尚武,為何就是打不倒?

2021-01-24     左岸楓

原標題:美國人的巨大疑問:中國不尚武,為何就是打不倒?

民族是否崇尚軍事和武力,是固有的評價民族尚武精神的重要標準之一,但是如果一個民族缺乏這樣的尚武精神,就難有強大的力量。

美國人就是在這樣的思維下,在軍事論壇上發出了巨大的疑問:中國不尚武,但是為什麼就是打不倒?

中國的尚武精神是獨特的,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

對此,不了解中國的美國人很難作出回答。然而,中國的"不尚武",並非對軍事、武力的一種不接納態度,而是中國特有的"中國尚武精神"。

中國的尚武精神不體現在逞兇鬥狠,侵略擴張,通過瘋狂發動戰爭來實現自己的目的。而是一種反抗壓迫,治暴除亂的精神。這就根本區別於野心勃勃與貪婪掠奪的"尚武"精神

中國的尚武精神有著長久的歷史淵源。

早在上古時期,炎黃二帝教化百姓,傳授技藝以獲得更好的生活,直到蚩尤動亂,黃帝才領兵平亂。

黃帝自然能夠組建出平定蚩尤的軍事力量,但是他卻選擇了將精力集中在改善百姓的衣食住行上,這種領袖精神才是廣為中華民族認可的。

當然,這是早期的「中國尚武精神」的形成,這種對武力的運用就是中國尚武精神的核心。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尚武精神」就內含在各家思想之中,如法家的「富國強兵,以法治國」主張壯大國家的軍事力量,以此實現獲得足夠的治國力量的目的。

此外,墨家的「兼愛非攻」,主張和平,與法家思想一張一弛,互為補充,中國尚武精神就從中汲取到了巨大的精神來源。

最後,對中國傳統社會乃至新社會都有著最重大影響的儒家思想也提出「仁義」來豐富尚武精神的內涵。

經過歷朝對儒家思想的發展革新,中國尚武精神也在不斷地進步完善,逐漸形成了以實現和平與統一為目標的新內涵。

它根本有別於世界上野蠻的帝國主義的尚武精神,是中國優秀傳統精神文化的偉大結晶。

中國尚武精神的形成,也與中國歷史上長期占據主體地位的農耕經濟文明有重大關係。

中國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讓人們習慣於和平分居,分工明確,共同創造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而國家與共同的文化基礎就是連接它們的紐帶。

雖然所有人都在空間上彼此分開,但是都在為營造同一個社會環境而努力。

一旦這種和平狀態被內部分裂或者外部力量打破,通過文化、政治基礎聯繫著的各階級就會產生緊密的聯結,從而產生出強大的力量去消除動亂,恢復和平生產的狀態。

比如,結束秦朝末年的動亂後建立起來的漢朝。漢武帝即位後,憑藉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迅速集結起了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一舉將游牧民族匈奴驅逐出去。

而逃竄出去的匈奴,在歷史研究中很有可能就是助推古羅馬帝國瓦解的匈奴。這樣的力量對比,無疑顯現出在漢朝時期,強大的尚武精神能夠凝聚的力量有多麼驚人。

中國的尚武精神如何體現的?

中國尚武精神雖然不能夠直接產生能量來引導中國進步與發展,但是通過它而轉化的物質力量卻是中國能夠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對中國尚武精神的運用主要有兩點。

第一,實現「大一統」。歷史上龐大的中國領土曾經多次陷入混亂的爭鬥中,如春秋爭霸、戰國時期、三國鼎立、唐朝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等。

由於尖銳的階級矛盾和利益糾紛、觀念之爭等,都會分化成多股力量進入相互征伐的戰爭中。

而其中受苦最多的就是普通百姓,不僅自身的和平生產難以確保,強征入伍、強收家產等現象也不在少數。

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集結普通百姓,並且將其納入自身力量的勢力,一般都會成為互相爭戰中的勝利者,實現「天下歸一」。

因此,尚武精神的運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實現「大一統」,結束無序混戰。

第二,就是抵抗外辱,維護國家集體利益。這一點在歷史上,主要體現在抵抗如匈奴、蒙古、等勢力的入侵,以及中國近代以來的對帝國主義的頑強抵抗。

而腐朽的清政府由於不能得民心,合民意,集中民眾力量,因此難以將中華民族的尚武精神發揮出來。

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等人簡單地將富強之路歸咎於發展軍工,卻忽略了一個事實:強大的內心才能夠駕馭強大的武器。

只有喚起民族的覺醒,將中華民族尚武精神發揮出來,才能夠將堅船利炮如臂指揮,從而克敵制勝。

民族的先進人士正是洞察到了這一點,才有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嘗試,他們在成功與失敗之中無限接近民族崛起的真理。

抗日戰爭中,全國人民放下私仇與過節,建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歷時十四年終於將侵略者驅逐出去,迎來了民族的自由與解放。

在裝備、技術都落後於敵人時,我們依舊迎來了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尚武精神內蘊的頑強不屈,精神與物質力量並舉的思想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帝國主義的尚武,不是中國的尚武

相比之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尚武」,就是曾經一度奉行的帝國主義擴張政策,基於這些政策發起的戰爭,給世界範圍內多數國家都蒙上了一層陰霾。

以美國為例,1898年,美國為奪取古巴、菲律賓等殖民地而與西班牙展開了美西戰爭。這是一次極為鮮明的,擴張主義支持下的帝國戰爭。

1959年美國對越南開始了長達十六年的美越戰爭,邁入新世紀,美國依舊對阿富汗、伊拉克等國家發起過戰爭。和平年代,美國依然公然無視國際準則,大搞霸權主義,以「尚武」的旗號掩蓋自己的侵略精神。

我們可以看到的極為鮮明的對比就是,1950年,朝鮮半島戰爭爆發時,美國以"和平"的旗號強行插手其他國家的民族戰爭,甚至威脅到中國邊境。

最終,歷時2年零9個月,中國人民志願軍粉碎了美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向世界宣布新中國不是可以任人欺辱的。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不懼怕侵略戰爭。」這就是中國的尚武精神,止戈為武,尚武精神的根髓就在於熱愛並且維護和平。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軍事實力依然是被國際最為重視的評價標準之一,弱小的國家依然難以獲得足夠的話語權。

我們的國家深諳這個道理,因此一直高度重視科技和軍事力量的發展。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蘇聯的支持撤走以後,中國科學家依然憑藉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完成了原子彈的從無到有的突破。

這正是中國尚武精神的體現,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打破其他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維護我們國家的安全和民族自由。

如今,經過了改革開放,我們國家有了充足的資源投入到軍事建設,2019年,中國軍費投入261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我們的武裝力量也發展為了海陸空太空一體,完整體系和領導力量的新時代中國軍事。200萬人民解放軍,時刻守衛著國家邊疆與內部安全。

為了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最大程度上保障國家領土安全與主權獨立,我們國家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員的星夜努力下,核潛艇、遼寧號、山東號、殲20等現代化王牌裝備一批又一批地書寫在國防歷史上。

國防建設能夠最大限度地將中國尚武精神具化成可以掌握的力量,讓更多的人欽佩我們的尚武精神的同時,敬畏國家的防禦力量。

但是,我們的尚武並不等同於窮兵黷武,犧牲其他的發展來滿足戰爭擴張的資本。我們在重視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國防建設,力圖把國防建設作為一種保障而不是主力。

其他國家如朝鮮,每年投入近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來加強軍事力量,但是如此的後果可想而知,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被嚴重拖累,人民幸福指數難以提高。

因此,尚武精神中表現的優待,並不同於完全投入到軍事建設中,而是給軍人足夠的優待與重視,因為他們承擔的是保家衛國的光榮使命,社會的其他職業要意識到也應該去給他們尊重。

除去補貼金,薪金獎金等錢財上的支持,我們社會也形成了軍人購票優先、特殊節日關懷等細節上的體貼,這些都為尚武精神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當然,在如今的國際社會,我們在軍事力量上依舊有不足之處,因此,不能掉以輕心,甚至產生出攻擊性的心理。

但是,儘管美國等資本主義社會主要國家了解中國的和平政策,依然在國際社會上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蓄意抹黑、毀譽中國。

當他們樂於沉浸在自己構建的幻想之中時,全然忘卻了自己犯下的各種侵略罪行,也忽視了中國熱愛和平的歷史。

在漢唐乃至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在全世界的綜合國力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但是中國依舊保護著自己的疆土,而不去侵犯他國的領地。

尚武與不尚武的辯證統一

「國雖大,好戰必亡,忘戰必危。」正是因為自古流傳的這一辯證道理,中國儘管歷史上曾經一度是最為強大的國家,卻並沒有留下過侵略和殖民他國的記錄。

中國明朝的艦隊在下西洋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時,也只是為了宣揚國威為主,經濟交流其次,並未想過侵占。

這正是根植於民族文化的尚武精神在起著影響,以和為貴,保持謙謙君子的作風。

經歷過強大到弱小的轉變,親身體會過戰亂的痛苦,新中國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因此我們要更加用心去守護它。

為了守護和平個領土,我們付出多少代價也在所不惜,不予懼怕。如今其他國家在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方面企圖煽動一部分人擾亂我國的正常社會秩序,危害我國的領土安全,我們也會讓他們明白,儒雅並不等於怯弱,不好戰也不是怕戰。

如果美國人說的尚武是指打打殺殺,野蠻暴力的侵略行為,那麼這個還是封在他們頭上更為合適,畢竟「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的調侃依舊是一大真實寫照。

如果說尚武是中國獨有的,文韜武略,安邦定國,那麼可以說,中國不僅尚武,而且自古以來就尚武,並正在逐步發展完善尚武精神。

我們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風度氣節,也有「雖遠必誅」的剛毅果決。剛性越大,脆性越大,我們正是在中庸的思想下領悟到了韌性的力量,才成就了"打不倒的中華民族"。

因此,新時代的中國尚武精神,是一種辯證的尚武,而不是割裂的,單獨的好戰,狂熱。這種尚武精神更是內化到社會整體之中去,而不僅僅局限在軍隊。

新冠病毒疫情在2020年初突發而來,瞬間席捲全國波及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恐慌。

但是縱觀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中國一樣做到全國一心,以最高的執行力迅速封鎖各地,最短的時間內防止了疫情的擴散。

全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尤其是各地醫療隊馳援武漢等重災區;雷神山火神山醫院一夜崛起;私家大卡車司機自發滿載物資跋涉千里,從黑龍江送到湖北……

尚武精神已經不單單體現在戰爭中,而是內化到民族精神中,成為一種不屈不撓,全民一心,戰勝敵人的精神。這種精神必將成為我們在新世紀屹立於世界而不倒的堅韌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AwkP3cBct9sAqDcVl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