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退出流通,錢幣市場掀起了一股收藏與投資的熱潮,不少錢幣愛好者依據自身經濟實力,正在有選擇性地進行收藏或投資。眾所周知,收藏或投資紙幣是屬於有講究的門類品種,由於市場上存在同一券別之間衍生的價值差距大,除了論品相外,還著重強調憑券別的組號、冠字、流水和刀、捆、條、件等論價。特別是未拆開的原廠整箱,無論是輔幣還是主幣,其價格要大大超過已拆箱的。
由於各券別在印鈔廠出廠時,都按生產流程進行了封驗、打捆和包裹、裝箱,為便於識別,僅僅只在整箱外面加蓋業內行用的數碼和文字,這種統一的標準化符號,對不少錢幣收藏或投資者來說,簡直就是看不懂的「天書」。對於擬收藏或投資某券別的整箱,又想知道箱內組號、冠字、流水等狀態值的人來說,面對這些暗語式的符號,確實存在著種種困惑。怎麼樣才能不開箱,只根據紙箱上的漢字和數字,就可推知裡面紙幣的秘密呢?筆者綜合有關方面的信息,對第四套人民幣各券別的箱號介紹一些解讀法,供收藏和投資整箱的困惑者參照。
1.外箱數字表達的含義:最前面的2個阿拉伯數字表示年份,如05、06、07x、08、09、10、11……最下面的箱號直接乘以50000就是這箱號碼的終止號碼,然後減50000再加1就是這箱號碼的起始號碼。
2.外箱漢字表達的含義:第一個漢字是面值轉化(也就是開頭的漢字均對應面值),如「付」代表一角,「位」代表二角,「信」代表五角,「伙」代表二元,「佳」代表五元……第二個漢字比如扛,表示是扛組(第5、6大組),第四版人民幣有它所對應的冠號印製順序表;第三個漢字比如扎,用右邊的筆畫加1就是2劃,在第四版人民幣冠號印製順序表的組別中依次找到它所對應的組冠;第四個漢字比如打,用右邊的筆畫直接在組冠中找到所對應的冠號。
3.後面的三個字是個暗語數字:扎-1、打-2、扛-3、抖-4、拉-5、持-6、捎-7、接-8、揖-9、搞-10(也就是0)。去掉偏旁,餘下的筆畫數就是對應的數,比如打扎拉就是215號,在《印製順序表》中找第215個發行的號就可以,比如CP是1,那它就是扎,是第一大組中的第一組(首發冠C中的第1組)。
4.第四套人民幣箱號上字與數和號的使用。
〔1〕漢字轉化為面值(漢字所對應的面值):付-1角券、位-2角券、信-5角券、仁-1元券、伙-2元券、佳-5元券(10元、50元、100元券目前暫無資料)。
〔2〕將暗語轉化為所對應的冠字(漢字暗語所對應的數字):扎-1、打-2、扛-3、抖-4、拉-5、持-6、捎-7、接-8、揖-9、搞-10(也就是0);
〔3〕將流水號轉化為號碼,先要知道每種面額的張數:1、2、5角每箱為50000張,1、2元每箱為40000張,5、10元每箱為25000張,50、100元每箱為20000張。具體轉化步驟:箱號×每箱張數=這箱的最後一個流水號,箱號×每箱張數-每箱張數+1=這箱第一個流水號。
舉例說明「10·付·持·打·搞1·1·1·1」,10對應2010年生產,付對應1角券,持·打·搞對應620(第四套人民幣冠號印製順序表第620個冠字),1·1·1·1對應第1111箱,第620個冠字為第九大組(6組,持組),NO,1111×50000=55550000;1111×50000-50000+1=55500001。綜合上述,解釋為2010年生產,1980年1角券,冠字號碼由NO 55500001至NO 55550000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