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千年古畫放大10倍,發現古代貴婦的秘密,手臂上戴的是什麼?

2019-06-16     藝術起源

在研究歷史的時候,除了文獻的記載之外,古畫是不可或缺的資料。

在遼寧博物館中,便有一幅千年古畫,畫面中描繪著6位貴婦的不同姿態,完美的展現出了古代貴婦的形象,而且當放大10倍之後,發現了一個古代貴婦的秘密,手臂上戴的飾品成為了最大的亮點。

《簪花仕女圖》

古代的貴婦,相比較於如今來說,氣質方面更勝一籌。

從「鳳冠」到「簪花」,再從「玉佩」到「香囊」,全身上下無處不有著飾品的裝飾。

而這也正體現著古人審美的高度,以及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藝,其中簪花便是十分常見的一個裝飾品,距今已經有著兩三千年的歷史。

現代《簪花仕女圖》作品

而簪花,便是作為首飾裝飾在女性頭髮上,為了增加生動活潑的氣質。

在古代,甚至很多男性官員的頭上,都會插上簪花,是一種美的象徵,在如今,很多老人手裡還有著老式的簪花,但現在很少有人再佩戴,也只有在古裝劇中還能見到,已經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畫作中,也常常有畫家以簪花來展現古典女性的優美,但是在上千年前的唐朝,畫作《簪花仕女圖》中不僅僅展現出了簪花的美,貴婦手臂上的一個裝飾品,讓人們有些疑惑。

《簪花仕女圖》局部

《簪花仕女圖》是唐朝畫家周昉的一幅畫作,周昉出身十分顯貴,畫作也是以展現富貴人家的生活為主。

在這幅畫作中,我們最先能夠發現的便是唐朝人的審美,畫面中6位貴婦身穿薄絲的衣衫,豐腴而又華貴,明顯可以看出唐朝以胖為美的審美特徵。

而在畫面中,貴婦的衣袖翻起的地方,手臂上卻有著一些圓圈,這些圓圈究竟是什麼,讓人捉摸不透。

《簪花仕女圖》放大後局部

按照現在女生的習慣,這些圓圈可能是皮筋,如今很多女生習慣把皮筋綁在手腕上,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在唐朝難道就有了皮筋兒了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況且皮筋兒也沒有綁好幾圈到手臂上的。

那這個究竟是什麼呢?當我們放大10倍之後,一位貴婦手臂上圓圈的秘密便一眼明了。

《簪花仕女圖》放大10倍後

我們放大後也可以十分清晰的看到,在畫作中,從左到右第五位貴婦的手臂上,圓圈最為明顯,而且圈數也最多。

這個也可以斷定出,十分硬朗的線條,更像是表現金屬類的物體,因此很可能是一種飾品。

如果是飾品,如今很多女生也喜歡在手臂上帶一些鐵圈,但是與畫作中的作用卻大相逕庭。

戴「臂釧」的女子

其實按照正常情況下,這種手臂上成圈的飾品,在文獻中有記載一種叫做「臂釧」的飾品。

但是以往所見的「臂釧」多是套在上臂上,為了展現女性上臂的豐腴渾圓的魅力,然而這個卻在下臂上,而且圈數也明顯較多。

「跳脫」臂環

這個問題本身困惑了很多人,但是在「臂釧」中,有人發現有一種叫做「跳脫」的臂環。

這種臂環是以彈簧形狀,能夠盤上十幾拳,也主要是在下臂上,因此在《簪花仕女圖》中,便是這種神奇的彈簧形狀的「跳脫」臂環,而這種臂環主要是以勒出的印痕為美。

從此便可以看出,在唐朝的貴婦,不僅僅以胖為美,還有個秘密便是為了胖,用臂環把手臂勒出多餘的肉,顯得更加豐滿,如今看來這個審美愛好,也太奇葩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ezCRWwB8g2yegNDwc7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