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是一個國家歷史中最光輝的記憶,也是一個國家堅強不屈的脊樑,英雄,是歷史天空中的最璀璨星辰,紀念英雄是所有人類的良知,相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英雄,歷史虛無主義就會乘虛而入,就會陷入國家向何處而去的困惑。
圖片來源於央視《國家榮光》
儘管現在的芬蘭人圍繞曼納海姆元帥在芬蘭內戰中的角色存在爭議,但他還是被芬蘭人認為是現代芬蘭之父,也是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芬蘭人。但是,或許是否定歷史人物、拆除銅像的風氣愈演愈烈,甚至吹到了芬蘭,即使是被外國甚至過去的敵人都尊重的曼納海姆元帥就被芬蘭某個聯合執政派認定為是戰爭與壓迫的兇手,不應該被紀念和推崇,應該立刻禁止紀念和拆除用以紀念的銅像。
曼納海姆元帥
據報道,提出禁止紀念和拆除銅像的芬蘭聯合執政派目前是執政的左翼聯盟的一部分,他們還呼籲要重新審視目前芬蘭各個城市中的各種人物雕像,以及歷史課本中被賦予英雄稱號的人物和榮譽事件,並希望移除與戰爭和壓迫有關的人物和事件。還建議把移出的雕像,集合在一個島上建立「雕像公園」,作為一個「文化勝地」而不是作為「英雄紀念雕像」。
該聯合執政派聲明表示:「現在是芬蘭考慮是否應該繼續在城市中間,立著頌揚戰爭與壓迫的人物紀念雕像的時候了」,並且著重聲明,「我們現在不需要像過去一樣吹捧英雄的歷史來增加自己的榮譽,因他們也曾經存在壓迫。」,其主要針對的有包括曼納海姆元帥雕像和坦佩雷自由鬥士雕像。
芬蘭赫爾辛基曼納海姆元帥騎馬像
目前立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曼納海姆銅像,是芬蘭雕塑家艾莫·圖基艾寧設計的作品,建立於1960年,高5.4米,立在6.3米高的花崗岩基台上,以紀念為芬蘭做出卓越貢獻的曼納海姆元帥,坦佩雷自由鬥士雕像則是紀念芬蘭內戰中「坦佩雷戰役」的勝利,該戰役的意義在於芬蘭經過此戰,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坦佩雷自由鬥士雕像
而這兩個雕像的爭議主角,也都是曼納海姆元帥,這位芬蘭近現代最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曾經在芬蘭獨立戰爭中為國家取得了獨立,後又在蘇芬戰爭中(又稱冬季戰爭)以絕對劣勢抵禦了侵略,保住了芬蘭,並且在二戰期間又能獨善其身,二戰結束後,還與蘇英兩國周旋,主持和平談判,終於使芬蘭不被視為軸心國從犯,也得到不被同盟國敵視的良好條件,並且與蘇聯交好,即使日後芬蘭成為唯一一個與前蘇聯/俄羅斯接壤的非北約成員國的歐盟國家,但是芬蘭並沒有受到雙方的壓力,這也是曼納海姆為芬蘭爭取到的。
蘇芬戰爭中士兵為犧牲的戰友禱告
但是曼納海姆沒想到在自己去世半個多世紀後,自己為芬蘭做的貢獻被芬蘭人開始否定,甚至被認定是一個迫害者,理由僅僅是他在成為元帥之前,曾經作為「白軍」總司令(即1918年芬蘭內戰中的政府軍總司令),在內戰期間的「坦佩雷戰役」中擊敗芬蘭紅軍,並且在戰後處決了100多名投降的紅軍人物,並於坦佩雷山坡上建立了一座自由鬥士像,因此長年以來,芬蘭人一直認為這是一個無法直視的傷痛,也多次破壞曼納海姆雕像和坦佩雷自由鬥士像。
芬蘭內戰時期的街頭民眾與屍體
僅僅是因為歷史上的一些錯誤,就去否定自己國家的一位連敵人都尊重無比的英雄,想不出還有比這更加荒唐的事情了,芬蘭人也不想想,要是沒有曼納海姆元帥和其他英雄,芬蘭還在不在,還是一個疑問。
本文資料和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由作者整理髮出,如有不嚴謹之處或侵權行為,請聯繫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