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模面注意事項及要求
1.台階型分模面
一般要求台階頂面與根部的水平距D≥0.25,如圖下圖所示。為保證D的要求,
一般調整夾角「A」的大小,當夾角影響產品結構時,應同相關負責人協商確定。當分模面中有幾個台階面,且H1≥H2≥H3時,角度「A」應滿足A1≤A2≤A3,並儘量取同一角度方便加工。
2.曲面型分模面
當選用的分模面具有單一曲面(如柱面)特性時,如圖下圖所示,要求按圖的型式即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離建構分模面
如果直接延產品面拉伸的話,則會形成如圖下圖所示的不合理結構,產生尖鋼及尖角形的封膠面,尖形封膠位不易封膠且易於損壞。
當分模面為較複雜的空間曲面,且無法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離時,不能將曲面直接延展到某一平面,這樣將會產生如圖下圖左所示的台階及尖形封膠面,而應該延曲率方向建構一個較平滑的封膠曲面或者採用網格曲面來做一個順滑的分型面,如圖右所示。
左邊分型有台階及尖角,不合理;右邊延伸產生的平滑的曲面OK
3.封膠距離
模具中,要注意保證同一曲面上有效的封膠距離。如圖下圖所示,一般情況要求D≥3mm
4.基準平面
在建構分模面時,若含有台階型、曲面型等有高度差異的一個或多個分型面時,必需建構一個基準平面,如圖下圖所示。
基準平面的目的是為後續的加工提供放置平面和加工基準。
5.分模面轉折位 如圖下圖所示。
此處的轉折位是指不同高度上的分型面為了與基準平面相接而形成的台階面。
台階面要求儘量平坦,圖示尺寸「A」一般要求大於15º,合模時允許此面避空。轉角R優先考慮加工刀具半徑,一般R≥3.0mm。
基準平面與分模面轉折位參考圖
6.平衡側向壓力
由於型腔產生的側向壓力不能自身平衡,容易引起前、後模在受力方向上的錯動,一般採用增加斜面鎖緊,利用前後模的剛性,平衡側向壓力,如圖下圖所示,鎖緊斜面在合模時要求完全貼合。
角度A一般為10~15°,斜度越大,平衡效果越差。
保證平衡側向壓力,但模仁四角同部也要做虎口定位。
7.唧嘴碰面處平坦化
構建分模面時,如果唧嘴附近的分型面有高度差異,必須用較平坦的面進行連接,平坦面的範圍要大於唧嘴直徑,一般有效面積應大於Ø18mm,如圖下圖所示為參考。
一定要確保流道平順,如果有台階將會損失注塑壓力
8.細小孔位處分模面的處理
不論小孔處原身留,還是鑲針,一般採取以下方法,對孔位進行靠破封膠。為了模具製作簡單,建議孔位處鑲針,但須經過設計者允許。
直接碰穿 如圖下圖所示 ,適用於碰穿位較平坦的結構。
但對於「鍵盤」類的按鍵孔(如圖左圖所示),為了改變有可能產生的「批鋒」的方向,常採用插穿形式的結構及尺寸,如圖右所示。
9.弧面上孔位分型
如下圖所示,如果是弧面上孔位分型 ,建議1/3留在母模側,另外3/2留在公模側,分型面的相互靠破,優化成平面,為了不影響孔的美外,公模側單偷膠0.05~0.10MM.
10.滑塊分型面避免尖角的分型樣式
分型線須分割一個曲面時,為了避免產生尖鋼,分型面的方向應為分型線上任一點的法線方向產生45°,這樣的話滑塊上的鐵位就會產生90度,不會有尖角,如圖下圖所示。
11.上下蓋分型線的整體考慮
如果是上下蓋外觀有裝配要求的情況下,分型線要做到整體裝配後一致性,和美工線一樣,
假如上蓋的分型線在R1/4處,而下蓋的分型線又下R端部,組裝後就不美外。
儘量上下蓋分型線與滑塊分型線位置儘量控制在組裝後看起來就是同一直線上,公差控制在±0.1MM以內,如下圖所示。
裝配圖分型線樣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