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位於山東省中部,為山東省地級市,不僅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也曾為山東第三市,車牌代碼「魯C」。淄博歷史悠久,遠古時期就為後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核心地區,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屬齊,臨淄就為齊國國都,是當時及秦漢時期我國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但是今淄博實際上近代工礦開採而興盛的一座新興城市,古老而又年輕。
民國以前並未有「淄博」一詞,淄博作為地域名稱形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隨著淄川、博山煤炭資源的開發而形成,而作為行政區出現於抗戰勝利前後。1945年8月,山東魯中行政區成立淄博特區專員公署,但由於戰爭時期的特殊形勢,淄博行政區劃變化也頗為頻繁。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同年8月成立了魯中南行政區淄博特區專員公署,建國前夕的1949年7月,淄博特區與華東財政經濟辦事處工礦部合併為淄博工礦特區,由山東省政府直接領導。
由於山東為老根據地、老解放區,新中國成立時行政層級較多,全省大部分屬膠東、渤海、魯中南三個行政區,行政區轄專區,專區轄縣,除此之外山東省政府還直轄四個省轄市、一個省直轄專區、一個省直轄工礦特區,這個工礦特區就為淄博工礦特區。淄博工礦特區轄博山、周村、張店三市及淄川、博山兩縣,專署駐博山市。
1950年5月,山東省大幅度調整行政區劃,撤銷行政區,調整重設專區,淄博工礦特區改為淄博專區,同時撤銷張店市,併入桓台縣,撤銷周村市,併入長山縣,撤銷博山市,併入博山縣,轄博山、桓台、章歷、長山、鄒平、章丘、淄川、臨淄等八縣,同年11月設淄博、張周兩市,專署駐淄博市。以上博山、周村、張店、淄博、張周五市均為縣級市,其中該縣級淄博市駐今博山區。
1953年7月淄博專區撤銷,復設淄博工礦特區,此外,臨淄縣劃歸昌濰專區,桓台縣、長山縣、鄒平縣劃歸惠民專區,章丘縣、章歷縣劃歸泰安專區,淄博工礦特區轄淄博、張周兩市和博山、淄川兩縣,轄區與建國初基本相同。1955年,淄博工礦特區、淄博市、張周市、淄川縣撤銷設省轄市淄博市,博山縣劃歸昌濰專區,此時淄博市轄博山、張店、周村、洪山、黑山、崑崙、楊寨七個區,是山東省第三個省轄市。此後,黑山、洪山、崑崙、楊寨四區先後撤銷,增設淄川區。
1958年底,淄博市、惠民專區合併為淄博專區,淄博市改為縣級市(專區轄市),淄博專區轄淄博市、鄒平、博興、沾化、惠民、無棣、廣饒等一市六縣及縣級孤島人民公社。1961年,淄博專區撤銷恢復惠民專區,縣級淄博市短暫隸屬於惠民專區。同年10月,淄博市又升為省轄市(地級市),仍為山東第三個省轄市,同時市政府遷駐張店,轄博山、張店、周村、淄川四區。
1969年,昌濰專區臨淄縣劃歸淄博市,並改為臨淄區,1983年惠民地區桓台縣劃歸淄博市,此時淄博轄五區一縣。1990年,高青縣、沂源縣分別由惠民地區和臨沂地區劃歸淄博市,淄博市轄五區三縣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