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位於我國華北地區,東濱渤海、西依太行,北為燕山及張北高原,因地處黃河以北而得名,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省份,其環抱京津,在我國古代也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曾稱直隸,又因古屬「冀州」,戰國為燕、趙之地,而有「燕趙大地」之稱,簡稱「冀」。
河北元、明、清時均為京師所在,元朝是我國行省制度的開端,河北之地為中書省直轄稱為「腹里」,明朝為北直隸,清為直隸省,民國改稱河北省。新中國成立後,河北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省域、政區等變化極為頻繁。建國初期,河北省域與今有很大的區別,察哈爾、熱河兩省撤銷後基本形成今省境,但與京津之間區劃調整還要等到1960年以後完成。
現在,河北省共有十一個地級市,但在建國初期與今差異極大,曾有一段時間天津市為河北省省會、省轄市,而河北省全境更是曾僅分為七個省轄市,這還包括天津市,另外六個是什麼呢,都在現十一地市之內嗎?
河北省行政區劃在1958年至1961年間劇烈變化。1958年初,天津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4月河北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市,到1958年底天津專區、滄縣專區撤銷,轄縣併入天津市,此外石家莊專區饒陽縣併入天津市,改屬天津市的寶坻縣劃歸唐山專區。同年通縣專區撤銷,河北省縣級通州市及通縣、順義、大興、良鄉、房山、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共一市九縣劃歸北京市,今北京市域在1958年正式形成。
這一年,河北省保定、石家莊、邯鄲、張家口、唐山、秦皇島六個省轄市降為縣級市,這一年通縣專區、邢台專區、天津專區、滄縣專區撤銷,這一年河北八十七個縣三個縣級市撤銷,現在河北中南部眾多的袖珍小縣紛紛合併。到1958年底,河北省僅有天津市一個省轄市,有保定、石家莊、邯鄲、張家口、唐山、承德六個專區,共七個地級行政區。
1959年、1960年,河北省所轄的六個專區分別改設為省轄市(相當於今地級市),第一個撤銷的專區為張家口專區。1959年3月,張家口專區撤銷,縣級張家口市升為省轄市,原轄縣劃歸張家口市管轄,轄有今張家口市市域及內蒙古商都縣。
1960年,河北省唐山市、邯鄲市、石家莊市、保定市、承德市五個縣級市升為省轄市,原唐山專區撤銷轄縣劃歸唐山市、天津市管轄,邯鄲專區、石家莊專區、保定專區、承德專區撤銷,轄縣分別劃歸省轄市邯鄲市、石家莊市、保定市、承德市管轄,河北省由一市六專區改為七個省轄市的格局。
1960年河北七大省轄市格局存在時間並不長,1961年除省會天津市外的六大省轄市又紛紛降為縣級市,張家口、唐山、邯鄲、石家莊、保定、承德六大專區復設,增設了邢台專區,天津市轄區也縮小增設天津專區、滄州專區,到1961年底河北全省一市九專區。此外,1958年撤銷的眾多小縣也先後於1959年、1960年、1961年復設,1961年底基本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