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使命·創新——軍事題材影視峰會」於張家口市圓滿舉行

2020-01-03     綜藝報

由中共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主辦的「旗幟·使命·創新——軍事題材影視峰會」於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成功舉行。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中廣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中廣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會長張明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中影集團藝委會執行主任江平,中廣聯合會電視劇導演委員會副會長劉江,中廣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副會長劉德宏,中廣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秘書長李剛,著名軍事題材影視策劃人李洋,著名編劇馬繼紅,著名導演寧海強,阿里影業副總裁敦淇,騰訊影業副總裁陳英傑,著名影視製片人孟凡耀、張謙,文藝評論家陳先義等業內一線的軍事題材主創和專家參會交流。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市委副書記何江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春生,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高峰,副市長李宏等領導出席會議。著名導演康洪雷,著名演員吳京、王寶強、張國強、林永健、王新軍、秦海璐、段奕宏等也發來了視頻祝賀。

此次峰會舉行了主旨演講、主創沙龍、創新座談會等一系列精彩活動。會議期間,張家口市還與多部影視項目進行了合作簽約,並為國內第一個「中國軍事影視城」舉行了揭牌儀式。此外,與會嘉賓還參觀了張家口橋西區清河影視基地、大境門景區、冬奧會滑雪場,共同探討張家口市在未來影視項目合作中的更多可能性。

守正創新培根鑄魂 以軍事題材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文藝工作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把愛國主義作為文藝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軍事題材作為影視創作的重要題材,是表達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的重要陣地,是塑造國家民族形象的重要載體。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本屆「軍事題材影視峰會」以守正創新、培根鑄魂為主題,圍繞軍事題材影視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聚焦軍事題材影視多元化創新,進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與研討,進一步推動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精品力作的創作。

仲呈祥首先對「旗幟·使命·創新」的會議名稱進行了肯定,他指出:軍事題材影視創作者,要堅定不移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旗幟,牢記培根鑄魂的使命,堅持守正創新的道路。「守正」即是「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正」。李京盛進一步提出「軍事題材最重要的是要有核心靈魂,體現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張明智則表示「軍事題材始終是中國影視劇的主流創作題材,也是加強國防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力促進軍事題材影視創作既是滿足廣大觀眾的熱情期盼,也是推動主旋律影視作品創新的時代要求。」江平通過回溯在張家口這片土地上留下的軍事題材相關記憶,感懷軍旅劇在人民和軍隊中產生的巨大影響,呼籲不忘初心,繼續創作更多的軍事題材優秀作品。寧海強則表示,軍事題材作品的創作需要「堅守」,軍旅劇在央視等電視台的反覆熱播,體現了這類作品的生命力和持久性,以及對於紅色傳承的重要作用。

「培根鑄魂」這一核心使命在新媒體網絡平台上同樣得到了體現。在影視沙龍環節,敦淇提到優酷要把「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懷、真英雄」作為精神內核,以「小正大真」為倡導推出更多正能量的作品。陳英傑則表示,騰訊影業的內容版塊主要是「聚焦今天這個時代」,同時也將為獻禮建黨100周年做相關題材的布局和規劃。

紮根生活拓寬視野 探索軍事題材影視創作的多元化

在李洋主持的主創沙龍和李剛主持的座談會上,專家們針對軍事題材該講什麼故事、該怎樣創新等問題展開了切實的交流討論。

首先,軍事題材創作的根基在於真實。很多專家不約而同地表示要紮根生活,以「真」取勝。王興東指出「好劇本靠作家的真情實感而生,真情實感是對軍人生活的體驗和發現,發現就是前所未有,不是在電腦里、在外國電影里,而是在戰鬥的軍營里。」劉江認為影視創作並非基於大數據的空中樓閣,「創作者要無限接近那個時代,查閱史料、採訪,一定得紮根在堅實的生活土壤里,你的想像力才能起飛。」馬繼紅也在影視沙龍中分享了觀點:「做一個好的軍事題材劇本必須要深入生活,與你所創作的一線官兵摸爬滾打。」孟凡耀同樣總結了自己從業的成功經驗:「要想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就要紮根人民,紮根生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

其次,軍事題材創作的未來關鍵在於突破和創新。張謙指出:「軍事題材要從歷史上挖掘,要寫出歷史的深度和時代的廣度」。馬繼紅則側重於內容創新:「要把視角和注意力聚焦在新的內容上,深入挖掘今天強軍興軍的故事。」在影視座談會上,影視評論家張德祥也對軍事影視創新進行了展望,他認為軍事題材影視創新要聚焦于軍事變革的前沿,放眼全球,可以嘗試科幻等方向。製片人龐敏表示:「主旋律可以在人物塑造、情節設置方面突破原有的敘事手法和創作模式,從多方面反映我軍現代化的建設成就,將符合市場運作的商業元素加入到創作中。」 評論家丁臨一則強調:「要在軍事影視中突出人民子弟的初心和情懷,強調敢打勝仗的軍人血性,體現危機四伏的憂患意識。」

最後,對於目前軍事題材影視創作存在的問題,專家們也總結了經驗。王興東談到:「現在的軍事題材電影,動作拍得更加精彩,人物的真實感削弱了;血性刺激的場面越來越大,軍人形象越來越小;流水帳式作文多了,刻畫人物的耐心越來越少了。」劉江對於當下「創作規律被大數據取代,粉絲需求成為了創作需求,運作取代了創作」的現象提出了批判,他認為「要關注創意的價值,拒絕廉價的套路」。教授邊國立也表示,同類型題材目前還存在年代特徵混亂失真、違反常識、過於媚俗、具有前瞻性英雄的形象少等多方面問題。以上總結的珍貴經驗也將進一步指導軍事題材影視創作走出誤區,更好發展。

建設全產業鏈聚集區 張家口成第一個「中國軍事影視城」

當前,在面臨城市經濟發展升級和結構轉型的重要時期,張家口市根據自身優勢,確定了包括文旅和影視在內的七大產業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影視品牌,推進和助力本區的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市委書記回建在致辭中表示:「我們將持續加大影視產業扶持力度,深化拓展與各方的交流合作,著力打造以影視基地、影視城為核心的全產業鏈聚集區,推動張家口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 副市長李宏在宣介張家口文旅產業時也表示「將著力打造以清河影視基地為核心,輻射張家口全域的影視產業」。橋西區委書記張照平在會上宣介了橋西區支持影視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此次峰會期間,橋西區代區長侯國天還與電影《地道戰》、電視劇《歷史的天空》(新版)、音畫電影《冰雪禮讚》、網劇《愛在粉雪時光》進行了合作簽約。

不僅如此,本屆峰會上張家口「中國軍事影視城」也榮譽揭牌。宣傳部長張春生在峰會座談會上介紹道:「張家口地處戰略要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從遠古時期的『涿鹿之戰』到近代歷史的『平津戰役』,張家口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大規模戰爭史。」這些厚重的歷史記憶共同形塑了張家口的軍事文化魅力,為張家口發展軍事題材影視提供了優良的歷史文化條件。此外,張家口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十分豐富,兼具山谷、草原、雪景、宅院、長城等眾多適宜軍事題材影視作品取景的拍攝地。更為重要的是,張家口毗臨影視資源十分豐富的北京。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張呼高鐵、張大高鐵、崇禮鐵路的同時開通更為影視劇組到張家口拍攝提供了便利。而2022年即將舉辦的冬奧會又將進一步提升張家口的國際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勢資源進入。依託於歷史文化、自然地貌、交通地位、基礎配套等得天獨厚的優勢。《亮劍》《戰狼2》《大宅門》《走西口》等數百部影視作品先後在張家口拍攝。

針對張家口市如何發展軍事題材影視產業,專家們也紛紛建言獻策。很多專家都提出可以廣泛吸納在軍事題材領域有著長足經驗的專業人才。導演陳勝利在座談會上表示,張家口發展軍事題材影視產業,要有三「通」:「通天」——利用好北京的各方資源優勢;「通氣」——利用自然優勢,同時整合配套資源和人才資源;「通融」——建設全產業鏈模式。北師大教授尹成奎、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秘書長杜紅軍等專家也同樣認為應當延伸張家口影視產業鏈條,擴展教育培訓等多維模塊。浙江影視集團董事長楊揚提出要深耕軍事資源的配套服務。製片人李立功也強調張家口要搞好「戰壕文化」。製片人張謙、高軍、蔡傳道、劉鳳玉等紛紛表態會將自己新的影視項目落地張家口,切實支持張家口軍事題材影視的發展。

此次軍事題材影視峰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思想的交流、觀點的碰撞與經驗的分享,為軍事題材影視的繁榮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必將助推軍事題材影視更好地發揮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作用,不斷創作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Eoea28BMH2_cNUgcw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