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沉木上栽種水草,哪些水草容易飼養,不需要二氧化碳和強光?

2019-10-04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一位魚友購買了一個50厘米的小魚缸,問養魚老道有沒有有關於50厘米的小魚缸,底下鋪陶粒,種水草的開缸程序或者這類小魚缸養魚的攻略?

養魚老道僅就自己飼養這些小型觀賞魚的經驗和大家簡單探討一下。

一、魚缸選擇還是以超白缸或者不加蓋的魚缸為好

首先來講就是魚缸的選擇,既然我們選擇了鋪設陶粒、種點水草,那麼我們儘量就不要去選擇帶蓋的那種一體成型的成品魚缸了,那樣的魚缸,一般的都是一個簡單的三合一水泵作為過濾系統,這種過濾系統對於底部水草的衝擊很大,根本不適合有水草的魚缸,而且濾槽太小。

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小超白缸或者熱彎缸都是可以的,一般這樣的魚缸都是需要餘外配備加熱管、溫度表、魚缸燈和過濾設備的。

關於加熱管的配備,主要看我們的室溫是多少,這裡面還有一個大體的數值,就是一升水配兩瓦的加熱管,但是這個數值並不是太准,主要原因是水草和室溫的要求,假設我們的室溫能夠保持在22到25度之間,那麼就無須配備加熱管了,一般的水草都能夠正常生長。

大多數50厘米的小魚缸水體最多在50升左右,配備一個100瓦的加熱管就應該卓卓有餘了,即使大一點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魚缸燈就選用普通的草缸燈就可以了,這個魚店裡都有賣的,價格也不是很貴,過濾器我一般的都是選用一個小外掛,功率在4瓦左右,比起濾桶來要好打理的多。

二、開缸、鋪設陶粒、栽種水草

對於這樣的小魚缸來說,開缸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正常的困水三到五天,就是在陽光下把自來水晾曬三到五天備用即可,如果不是飼養紅綠燈等對於水質要求比較嚴格的小型魚,困水三天就可以了。

關於陶粒規格的選擇,養魚老道向來不去理會,因為我們這裡只有一種規格的陶粒售賣,大多數魚缸都合適,這個東西本來也沒有那麼多所謂的講究,它再大不可能大過石子和鵝卵石吧?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魚友總是喜歡在這些問題上去做文章。

陶粒買回家之後,到底應該清洗幾遍是沒有定數的,只要是最後乾乾淨淨的沒有殘渣就可以使用了。

先把乾淨的陶粒鋪設在魚缸底部,大約是五、六厘米厚,這個關鍵看我們飼養的水草根部有多長,和栽花一個道理,總不能讓水草根都漏出來吧?

如果有沉木和杜鵑根的,也提前放置缸內,再把我們選擇的水草栽到陶粒上就可以了,如果想在沉木上栽種水草,需要提前用魚線把水草綁在沉木上,這個當然要提前操作,很多水草都是可以綁在沉木上的,比如說皇冠草、水榕和莫斯

然後困水的水溫最好保持在20度左右,因為大部分水草都是熱帶水草,它們也是受不了這個冷水刺激的,如果水溫不夠可以兌點熱水就行。

三、水草的選擇

這裡給大家介紹三、四種比較容易飼養的水草,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莫斯,這種水草幾乎是隨處可見,具體習性我就不多說了,但凡是種植水草的都知道。

另外一種常見的水草就是水榕,水榕也是非常皮實易養的,對於水溫和水質的要求也不高,水榕的品種很多,我們在購買時要注意選擇比較小型的,自己根據魚缸的水體高度去酌情處理吧,魚店老闆也會做相應介紹,比如說什麼迷你小水榕、小巴榕之類的,總而言之長到魚缸外就不好看了,就是這麼個道理。

對於皇冠草,在這樣的小魚缸里並不推薦,因為它們的生長速度太快,個體也比較大,根系也很長,我們同樣的如果想要飼養,也要選擇植株較小的。

最後還有一種水草,養魚老道感覺都不錯,就是我今年夏天飼養過的天湖葵,這種水草也是非常容易飼養,屬於匍匐類的水草,生長速度也很快,欣賞效果相當不錯,作為前景草很合適。

栽種水草時,首先要把纏附在水草根部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去掉,有爛根、黃葉的直接摘去就是了,栽種時注意深度,不要太深也不能太淺,水草種植不宜過多,有點就夠用,上述的這些水草都不需要什麼水草泥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強光,在陶粒和沉木上都一樣生長。

四、買魚就是了

水草栽種完畢,把困好的換水緩緩加入魚缸內,以不攪動底沙和水草為準,自己去想辦法吧,也不是什麼難事。

注水加滿後,可以讓水質沉澱兩天,然後開啟過濾系統循環三天以上,水質清新沒有雜質我們就可以去買魚了,當然了需要開啟加熱棒的,達到預定水溫再說。

魚缸燈也沒有必要求全天候的開啟,每天掌握在五、六個小時就算時間很長了,前面已經說了,這些水草也不喜強光

然後的工作就是買魚就可以了,注意選魚一定要挑好,混養品種搭配一定要合理,這樣的小魚缸我們就不要去飼養金魚、草金、錦鯉了,也不要去冷熱水魚混養,這都是我們飼養觀賞魚一些極為不好的習慣,好習慣我們要一開始就養成。

關於小型熱帶魚品種好的選擇,太多太雜,根本無法去細說。大體上孔雀魚和斑馬魚、燈科魚可以少量混養,在這樣的小魚缸里,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混養太多品種,最多不超過三種為好。

像一些側扁型的小型魚,一般都會有一定的攻擊性,我們不要把它們和大尾巴的長須的觀賞魚混養為好,比如說虎皮魚、紅十字、黑裙、彩裙、迷你鸚鵡魚之類的,它們之間可以混養,燈科魚之間可以混養,卵胎生觀賞魚之間可以混養,但是這麼小的魚缸里,我們就不要去飼養體長在10厘米以上的觀賞魚了,比如說較大的紅箭魚和藍曼龍等等。

剩下來的就是飼養密度的問題,很簡單,就一句話:想要魚兒狀態好,觀賞魚的數量和水草的數量,都是越少越好,簡單點綴,少養一點,什麼問題都不會出現。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