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和我們共度國慶!
上晚自習一般是從初中住校開始,而我最早是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那時候叫上夜校。
1983年,我在我們村上小學三年級,當時,學校要求三年級以上的班級上夜校。每天晚上,我和老屋後面鄰居家的二姐做伴一起去學校。三年級有一段時間天天晚上做100以下的加減法,我記得最深的是,誰做完就可以回家。每次我都可以早早地做完,班上總有一些同學改來改去,就是做不對。後來,老師想了一個方法,就是一個帶一個,兩人都做完、做對就可以回家了。我和一個女生結伴,現在,忘了她叫什麼名字,每次我自己做完以後,就幫她檢查,結果她才做了一半,好不容易等她做完了,一看,錯了一大堆,給她圈出來讓她改,改回來還是有錯的,再改還是錯,哎,我那個急呀。後來,靈機一動,我用鉛筆在她的錯題後面輕輕地寫上得數,讓她照樣描,蓋住我寫的數,這回一次就對了,可以早回家了。當時覺得自己真聰明,想了這麼一個妙主意,這會兒想想真是對不住她,也不知道這個同學現在做什麼了。
三年級放學早,我就到鄰居二姐的班上等她。二姐上五年級了,坐在她旁邊,看著她做數學題,一個數字後面有個點,點後面還有兩數,就這樣的兩個數字相乘,當時,就害怕這太難了吧,我上了五年級會不會也像我的那個女同學一樣老錯啊。趴在桌子上一邊等二姐,一邊糾結著。「叮鈴鈴」下課鈴一響,立馬忘了我的那點兒小糾結。
上夜校,停電是三天兩頭常有的事,為了應付停電,我們都學會了自製小煤油燈。把使用完的墨水瓶刷乾淨,灌上多半瓶煤油,擰緊瓶蓋,在瓶蓋中間挖一個小洞,把一小片鐵片圈成一個小筒,正好插在瓶蓋中間的小洞裡,高出瓶蓋一小塊兒,再用棉花捻一根棉條從小筒里伸下去,外邊留一截做燈頭,煤油沿著棉條慢慢地滲透上來,這樣一個小煤油燈就做成了。一停電,大家「哧」地一聲,紛紛划著洋火,點著煤油燈,教室里跳動著一點兒一點兒的小火苗。
上夜校,我們也困啊,再一停電,趴在桌子上,瞪著煤油燈昏暗的小火苗直打盹兒,慢慢地小火苗變大,變得模模糊糊「鐺、鐺、鐺」放學的鐘聲,立刻讓我們醒了盹兒。
「祖國,你好!」— 木門店鎮首屆紅色舞蹈展演慶祝祖國母親70歲生日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村莊建設領頭人 初心使命踐行者——韓尚富(下)
獻禮祖國70華誕——上伍中心小學教師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詩歌朗誦
「我和祖國共成長」,小小一份愛濃濃愛國情!
喜迎華誕,小小接班人獻上最美祝福!
【盤古風】韓 雪:和風裡的人和鎮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來!現!場!看!閱!兵!
責任編輯:楊文
本期編輯:黃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