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粉絲留言說平時吃的多才可以,吃少了就餓的很快,每天早上起來先排氣,然後去廁所,大便比較稀,每天早上都會吐幾口粘稠的分泌物。看舌苔有齒痕,最近也愛長痘痘。
這位粉絲的留言很明顯就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並且胃裡也有一定的問題,首先吃的多,要排氣,胃內有熱,中醫講「濕熱不分家」,所以濕熱往往是並存的,大便稀則提示體內有濕氣,齒痕舌,粘稠分泌物,包括起痘痘都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表現。
首先,對於體內濕邪較重的患者來說,會出現身體浮腫水腫,眼袋明顯水腫下垂的現象,大便不成形,甚至糖稀或者便秘;
照鏡子的時候你會發現舌苔厚膩,舌頭的邊緣就像鋸齒一般,每天感覺疲倦無力,無精打采,睏乏力想睡覺;
有時候還會口乾口苦口臭,頭髮油膩甚至脫髮,再就是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最後還有的人表現為臉上長斑長痘痘,滿臉油光,皮膚油膩,這都是身體內有濕邪的表現。
除此之外,體內有熱的表現,會覺得口乾口苦,色擾心神也會對睡眠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覺得手心煩熱出虛汗;
而且,體內有濕熱容易上火,如果「上火」嚴重的話,還會有一些人再加上天氣日漸乾燥而嚴重的口瘡口腔潰瘍以及咽喉腫痛的症狀。
首先胃熱可能是實熱也可能是虛熱,那胃實熱和胃虛熱又怎麼鑑別呢?
首先,從飯量來講,胃實熱會餓的快吃的多,胃陰虛熱會餓的快,但是飯量會減少。短氣乏力,想嘔吐,餓但是不想吃東西就是典型的胃陰虛熱。
再一個就是實熱病勢急且重,煩渴多喝水。虛熱病會持續的比較久,病勢比較緩慢,但是會覺得五心煩熱,會盜汗(夜間出汗多)。
首先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關,比如飲食中過多的攝入肥甘厚味肥膩的食物,或者喝酒過多,或者吃冷飲涼食過多等都會造成體內濕熱的現象。
另外還與我們本身居住的環境有關,如果生活的環境太過於潮濕悶熱也會容易造成體內濕邪的形成。
最後體內的濕熱與我們身體內的脾臟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首先脾主運化,能夠分散體內的水濕,倘若脾虛的話,那麼對於水的運化作用就會降低,水濕內停成濕邪,水濕內停也會聚成痰飲,最後聚集在四肢面部也會出現四肢水腫面部浮腫的現象。
對於胃實熱,我們可以用清熱瀉火的方法來治療,可以用一些比較瀉熱藥力大的藥物。
對於胃陰虛熱,我們可以養陰為主清熱為輔,用一些養陰生津的藥物加一些比較柔和的清熱藥物,這個時候不適合用藥性比較猛的藥物,因為這時候本來就是胃陰虛的表現,如果再用藥性猛的藥物,更容易傷害胃陰,治療效果反而不好。
以上就是胃熱實熱和虛熱的分別,以及體內有濕熱的表現和原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