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幾句話,孩子對其毆打,「暴力語言」是傷人源泉

2019-09-19     寶爸育兒路

寶爸育兒路(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教育制度衰敗往往是語言暴力所形成的,語言暴力會將矛盾激化,使得孩子做出更加讓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李老漢的教育方式很簡單,非打即罵。這一次9歲的兒子因為在學校闖下大禍,與同學打鬧的過程中將同學右眼打傷,可能引發輕微的失明。李老漢立刻動身,趕往醫院。好在就救治及時,沒有出現太大問題。可儘管如此,李老漢還是用最直接的態度訓斥了兒子一頓:「像你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只會給我惹麻煩!以後再做這些愚蠢的事情,不要怪我罵你!」原本這件事情並不是兒子的錯,只是因為對方動手打人,錯傷了自己。可就是因為李老漢不分青紅皂白的斥責,兒子終於無法忍受,揮過拳頭狠狠的打在了李老漢的顴骨上,李老漢三分鐘後送上了救護車。

有的時候不要怪罪孩子行為偏激,仔細思考一下,平日我們是否也用偏激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孩子呢?是其實暴力語言,是絕對無法讓孩子聽從我們的建議的,反而會對我們大打出手。嚴重者,類似於李老漢兒子一樣,對自己的父親拳打腳踢。所以教育的方式絕不能用暴力語言去解決問題!

父母應當如何教育犯錯的孩子?

  • 賞善罰惡需要適當

賞善罰惡制度是非常可行的,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懲罰是有必要的。但是懲罰不代表體罰和辱罵,辱罵和體罰只會深一步刺激到孩子的心靈,導致孩子無法忍受,對我們大打出手。想要降低孩子的戾氣,率先要降低我們身上的戾氣,這才是教育的根本。

  • 追明原因,有效處理矛盾

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不要一味的打罵。要找到原因,孩子究竟是因為什麼犯錯?孩子為什麼要堅持犯錯?孩子犯錯的意義又在哪?如果是失誤或者是無意中犯錯,自然可以饒恕。如果是原則上的錯誤,讓孩子知錯後再教育也不遲。教育的過程中切莫傷害孩子自尊心,否則依舊可能引發孩子的反動。

  • 以理服人更加容易教育孩子

以理服人是教育孩子最明智的方式,孩子並非不講道理。往往是父母不講道理,孩子才會效仿父母的做法。如果我們在一開始用道理去闡述自己的觀點,孩子並不會不接受。我們需要不斷貫徹一個規定,那就是犯錯禁止棍棒政策。良好的教育永遠是善意且仁慈的,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真真正正的折服與我們。

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的教育制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們並不懂得如何教育犯錯的孩子,只會助長孩子的逆反心理,甚至對我們產生威脅。因此,我們要在優質的環境下將孩子的過錯一點一點糾正,不要操之過急才是。

話題互動: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你會執行棍棒政策還是溫柔以待呢?說出你的看法,歡迎我們一起討論。


寶爸育兒路,兩個孩子的爸爸,在家全職帶寶寶的寶爸,對嬰幼兒護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嬰兒早教,孕媽保健等領域有獨特見解,參加過專業的育兒培訓,為您提供專業豐富的育兒知識,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都會在這裡給您最好的解答,提供專業的意見!

我是寶爸育兒路,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寶寶成長中的各類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93ETm0BJleJMoPMbj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