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向店鄉吳大灣村疫情防控勸返點上,志願者孫青亮每天都堅守在這裡,忙前忙後仔細排查過往車輛和人員。
北向店鄉何寨村村民孫青亮說:「我看到村幹部們為了群眾,日夜堅守一線,十分辛苦,於是我主動找到村支書,要求自己也要在卡點執勤,我想著能分擔一點是一點,這樣他們就不用那麼累。」
孫青亮是北向店鄉何寨村一名老黨員,以前,因為缺技術,一家6口人日子過的緊巴巴的,2014年被定為貧困戶,在各方的幫扶下,當年就光榮脫貧。
脫貧後的孫青亮越干越有勁,把村裡16戶貧困戶組織在一起,成立建築施工隊,憑著過硬的手藝和良好的口碑,乾了不少漂亮活,北向店鄉小太陽雙語幼兒園就是老孫等人一手建成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孫青亮心裡時刻想著要回饋社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老孫二話不說,穿上紅馬甲,衝上抗疫第一線,每天都堅守在村勸返點上。還第一時間向北向店鄉政府捐款1000元,向何寨村和吳大灣村分別捐款600元,奉獻一份愛心。
北向店鄉何寨村村民孫青亮說:「我曾經是貧困戶,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實現了脫貧,一直心懷感恩。此次爆發疫情,國難當頭,我總想著做些事情,這樣心裡才能踏實。」
同時,孫青亮還組織村民建立疫情防控微信群,每天在群里發布疫情防控的知識和政策,勸告鄉親們不串門、不打牌、不聚集,安心待在家裡,減少疫情傳播。
北向店鄉何寨村村民孫青亮說:「其實我做的都是小事,但能參與進來,我感到很榮幸,也很光榮。」
記者:周飛 李學峰
光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