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優秀頭條創作者,堅強而又樂觀,但仍沒扛過胃癌最後的一擊

2019-12-12     胡洋

這個世界上,每天有人出生,有人離開,生老病死,亘古不變的自然規律。對於醫生的我們更是見多了生死,看淡了別離,悲歡離合每天在醫院上演,產科充滿歡聲笑語,腫瘤科始終瀰漫著壓抑、悲愴的氣氛。從2019年初開始關注了「茄子的餘生」,一個優秀的頭條創作者,也是一個樂觀、堅強、善良的晚期胃癌患者,一直關注他的病情,雖然知道終究一天會擋不住病魔的腳步,但沒想到這一天這麼快,心裡不免戚戚然。無論多少句安慰都是蒼白無力的,只希望他的妻兒、父母、朋友都走出悲痛,努力生活,希望茄子在天堂再沒有病痛吧。


在視頻里他說,沒想到90後會發生癌症,更沒想到癌症會發生在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的自己身上。實際上他有不適的症狀已經有數月時間,一直沒有及時去檢查,一查發現是胃癌晚期,多發轉移,所以後期出現皮革胃無法進食,反覆嘔吐,大量腹水,甚是痛苦。一些常見的癌症比如胃癌、食管癌、肺癌等等確實是老年病,但並不代表不會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實際上現在不少腫瘤都趨於年輕化,統計數據顯示,近5年19歲~35歲人群胃癌發病率已經占胃癌總數的6%~11%,相比於30年前,數據翻了一番。十幾歲、二十多歲的胃癌並不罕見。惋惜之餘,很多人不免會問,為什麼沒有不良生活習慣,這麼年輕會得胃癌?


胃癌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1.遺傳基因 胃癌的發生明確與遺傳基因有關,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發生胃癌的幾率要高數倍。2.不良飲食習慣 飲食不規律,高鹽飲食、腌制食品、霉變食物、隔夜菜、燒烤、麻辣燙,進食粗糙過快過燙等等。3.慢性胃部疾病 胃癌與慢性萎縮性胃炎之間有密切關係,既往有胃潰瘍、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術史者胃癌發生率升高。4.幽門螺桿菌感染 反覆幽門螺桿菌感染會使慢性胃部疾病加重,不及時治療,有1%的患者,最終會罹患胃部惡性腫瘤。


早期胃癌並沒有太多特異的症狀,年輕人耐受能力比較強,有輕微的非特異症狀會誤認為消化不良,可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餐後早飽、食欲不振、腹脹、反酸噯氣、噁心嘔吐、腸鳴亢進、放屁增多、大便異常等。相比較老年人的胃癌,年輕人胃癌呈現惡性程度高、分化程度低、轉移早、進展快、預後差等特點,很多人存活不超過6個月。在確診的青年人胃癌中,分化最差的黏液腺癌占了50%-60%,是老年胃癌的3-6倍,且手術切除率僅為22%~24.6%。年輕人中印戒細胞癌也比較多見,印戒細胞癌同樣惡性程度高,瀰漫浸潤性生長,易浸潤全胃,使整個胃壁發生硬化而呈皮革樣改變,即常說的皮革胃。


要想早發現胃癌,必須把胃鏡檢查納入自身體檢項目,指南指出40周歲以上的建議每年行一次胃鏡檢查,這毋庸置疑。對於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部疾病史併合並反覆胃部不適的人無論多大年紀都應該及時的做胃鏡,只有胃鏡及活檢是診斷胃癌的金標準,早發現早治療,結果會天壤之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3wo_G4BMH2_cNUgM0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