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四川人民都被全國人民實名羨慕,主要是好吃的太多了。
兔頭兒、肥腸粉、火鍋、串串、燒烤......噼里啪啦一串下來可以繞地球一圈。
但是只有四川人曉得,任何珍饈美食都不及一碟huo了熟油辣子的泡菜來得實在。
在四川人的飯桌上,只要有碟好吃的泡菜,隨便可以吃兩碗乾飯。
圖源@瞿上
不吃肉可以,沒得泡菜絕對不行
泡菜在四川人心中啥地位呢?
@小飛魚:正月頓頓都是大魚大肉,吃膩了,只有泡菜才是資格的下飯菜。
@四川小嫩崽:泡了一夜的紅皮蘿蔔,淋點熟油辣子,撒點白糖、味精,我可以下三碗乾飯,不誇張!
@小圈圈:我媽切泰國耍,用老乾媽的瓶子裝了一瓶泡菜…
@丸子:過年走的時候裝了一瓶屋頭泡酸菜的酸水,回北京準備自己泡泡菜了。
@一條魚:一頓飯吃得香不香,就看桌子上的泡菜下不下飯了!
簡而言之,一頓飯,肉可以不吃,但沒得泡菜就過不下去!
四川人對泡菜的熱衷,在出切吃飯的時候,表現得最淋漓盡致。不管是吃火鍋,還是中餐、麵食、串串……最後都少不了一碟泡菜收尾。
當一個四川人喊「老闆er,打碟泡菜,來碗乾飯!」,說明他菜已經吃得差不多了,最後一碗乾飯下泡菜,吃完了這頓飯才算是圓滿!
圖源@成都潮生活
所以,泡菜也是四川人對餐館味道評定的指定標準。一家餐館,如果連泡菜都做得不好吃,那多半是不成氣候的。
腌得一份好泡菜,是四川人驕傲的資本
在四川,每家每戶屋頭都會有一個或者多個泡菜罈子。
圖源@瞿上
哪個屋頭的泡菜好吃,左鄰右舍都要巴巴地來要點泡菜水回去做自家泡菜引子,這對於四川人來說,稱得上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了。
畢竟腌得一壇好泡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微博@悠悠食記
首先從選泡菜罈就很講究,老人家都說泡菜要用土陶壇。這種表面粗糙有孔隙的工具,是做好一份資格風味泡菜的關鍵。
對於製作泡菜的水,把關也得嚴。
老泡菜水該加多少,新泡菜水該加多少,水鹽比例,香料配比......各家有各家的標準,這也是四川家家戶戶泡菜味道都有所差異的原因。
而泡菜原料廣泛得可以說是無所不泡,豇豆、仔姜、老薑、二荊條、白菜葉……這些都是四川人泡菜罈子裡常見的。
還有大多數人平常不愛吃的青菜蘿蔔,經過泡菜罈子一泡,總能化腐朽為神奇,成為飯桌上最喜人的下飯菜!
在四川,有一種幸福叫頓頓有泡菜
四川人都是在泡在罈子長大的,從開始有記憶的時候,就看到家裡的長輩隨時都在腌泡菜。
泡豇豆、泡白菜、泡蘿蔔.....一年四季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能看見一個又一個的泡菜罈子。
在四川,有一種幸福叫頓頓有泡菜。
對四川人來說,不管是包羅萬象的火鍋,還是讓人吃得臉紅心跳的老媽兔頭,都比不過最後那一碟泡菜下乾飯給味蕾帶來的踏實感。
不管今天是吃啥子,有了一碟泡菜,這一頓飯才算是真正的有靈魂。
微博@悠悠食記
吃油了,消化不好,來點兒泡菜,馬上就通泰了。
天氣太熱,餓死都不想吃東西,泡菜配個稀飯,就又活過來了。
在火鍋店吃到最後撐的遭不住,來上一碟泡菜,放下的筷子又會重新被拿起來。
圖源@成都全接觸
有人說,泡菜是四川人續命的東西,這樣看來,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有泡菜的地方,才有家的味道
很多四川人離開家鄉時,帶走最多的不是火鍋料、兔腦殼兒,而是一壇又一壇的泡菜母水和一個個充滿年代感的泡菜罈子。
每一個四川人像是很有默契一般,無論走到哪裡,都習慣在異國他鄉泡上一壇正宗的泡菜。
吃到泡菜的時候,才感受在外漂泊的心安定了下來。
對於四川人來說,泡菜不僅是一種食物,它是一份濃濃的鄉愁,是承載和父母在一起的歡聲笑語,是人間煙火的傳承。
四川的美食多如星辰,比泡菜昂貴又美味的食物,自然是數不勝數。但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像泡菜一樣,貫穿了每個四川人的一生。
無論走到哪裡,一壇泡菜,三五好友,那便是家~
- THE END -
本文作者 | 醬油
圖片來自瞿上、成都全接觸、微博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侵刪)
你可能會喜歡
別@微信官方了,2萬面國旗掛滿成都主城,花式表白祖國!
3.5h跑攏康定!雅康高速國慶全線通車,沿線這些秘境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