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錢,你吐出來好不好?」奶奶教育很可笑,孩子難有是非觀

2019-10-26     母嬰期刊

文/可馨育兒

新新是位六歲的男孩,這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四口之家,爸爸媽媽、新新,還有奶奶,家裡最厲害的人物要數新新了,她的缺點就是脾氣特別大。一不高興,就掀桌子,推板凳,掄起凳子往外扔,有時候還拿起東西動手打人,家裡的凳子,不管是木製的,還是塑料的,都被他砸過,塑料凳子基本都砸壞了,木凳子的靠背基本上已經斷了。有時候拿起剪刀朝家人身上扎,偶爾還威脅父母要離家出走,再也不回這個家了。

新新這麼大的脾氣,媽媽和奶奶管不住他。當他發脾氣時,家人幾乎對他沒有什麼辦法,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媽媽、奶奶和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各自的教育理念。如何糾正家人不同的教育理念?如何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呢?

當陌生人與新新打招呼時,他顯得無動於衷,並表現出抗拒心理,不願與人多接觸,新新的小手看起來有些緊張,小拳手越握越緊,他像是要找一些東西,然後翻箱倒櫃尋找東西,奶奶的勸阻似乎顯得於事無補,當他沒有找到用來攻擊的工具時,就上來用腿踢進來的陌生人,打開抽屜,拿出裡面的文件,到處亂揚。

新新和其他具有攻擊性的孩子一樣,會通過長時間的「策劃」或「計劃」,思考究竟用哪種方式,可以對「不速之客」造成最大的傷害。新新是一個沒有是非觀的孩子,他會認為攻擊別人是正確的,邏輯也很簡單,因為你的出現讓我感覺不適。他完成了第一輪攻擊,脾氣仍然沒有得以釋放。他衝出門外,在樓梯上跑跳,還摔了一跤。奶奶緊隨其後,一把抓住了他,「不要下去,我說不能下去就不能下去!」。他扭身打起了奶奶。奶奶的心理就是典型的家醜不能外揚。回到家中,奶奶與新新嬉鬧起來,面對他的全部錯誤行為,奶奶並沒有出面制止,奶奶的「殺手鐧」就是搔痒痒,取悅孩子換回他的片刻安靜,這種教育方式看起來非常可笑

孩子試圖拔打報警電話,奶奶則不管,聲稱反對孩子這麼做,但他也撥不出去。奶奶是一個非常愛面子的人,性格好強,她擔憂外人批評孩子,她認為這樣會讓她顏面無存。因此,奶奶平時比較護短。

媽媽從外面回來了,新新還在發脾氣,媽媽似乎像沒看見一樣,忙活著自己的事情,小傢伙只要有一點滿意,就會打砸東西、罵人。孩子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

有時候還會做出危險動作,拿起一團紙揉成一團,塞進嘴裡,這讓人非常驚訝!這是公開向父母叫板和威脅。而奶奶的教育方式是,哄著孩子,「我給你錢,你把它吐出來好不好?」奶奶用錢把新新嘴裡的紙騙出來。奶奶繼續告訴孫子,「你聽奶奶的話,奶奶也聽你的話!」孩子錯誤地吃下紙, 不僅沒有受到家人的批評,孩子吐出來,反而會受到表揚。

新新把紙吐出來後,奶奶真的給他錢了嗎?或者給他買玩具了嗎?奶奶稱,「不可能給他買玩具或者給他錢的!」奶奶用欺騙的方式讓他吐出紙片。

在這個家庭里,大人對孩子沒有明確的態度,因為沒有給孩子建立是非觀,他平時遇事總是分不清是非,這和父母缺乏是非觀培養有關,

父母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建立是非觀

父母要樹立孩子的是非觀,不管是善,還是惡,表現得特別純粹。

《親愛的弗洛伊德》里寫到:「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們有好奇心、行動力、破壞力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

2、犯錯要糾正

孩子犯錯後,父母及家人要及時糾正,不要護著孩子,讓他們不明白,何對何錯?父母的重要意義就是讓孩子走正確的道路,調整他們的三觀及行為。


3、別欺騙孩子

父母要說到做到。用謊言欺騙孩子,一方面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另一方面建立不起信任關係。這樣對日後的教育會帶來不利影響。

你對這樣的教育有何看法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wyeEG4BMH2_cNUgLA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