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父母常說這五句話!你說過嗎?

2019-10-28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第一句:「給你買的」「這是給你的」

危害:

容易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毛病,孩子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誰也不能和自己相提並論,長此以往,會目中無人,不肯為他人考慮,沒有感恩心,沒有同情心,與人交往也不肯換位思考,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這樣的孩子,無論與同學相處,還是長大後與領導、同事相處,始終把自己、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面,自私自利,加個班談條件、幫別人個忙也要回報,這樣的人,當然不被人喜歡,人際關係不會好,自然走不遠。

第二句:「求求你了」

危害:

注意,這句話不是孩子對大人說,而是,大人對孩子說的:

「寶貝,求求你,別鬧了」

「求求你,好好吃飯吧」

「求求你,快點睡吧」

家長越央求、請求孩子,孩子越分不清親子關係,顛倒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忸怩作態,故意難為大人。

父母說了這樣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非常厲害,讓大人犯愁、抓狂、不知所措,孩子會更加無法無天,家長的威信和權威全部掃地,教育孩子會更加困難,無計可施。

第三句:「不...就不...吧」

「不吃就不吃吧」

「不睡就不睡吧」

「不學就不學吧」

......

危害:

允許孩子挑食、任性、懶散,沒有好的生活習慣,沒有節制地玩遊戲,不對孩子有約束和限制,不肯讓孩子為自己的生活負責。實際上,哪怕再小的孩子,也要從小規範生活習慣。

習慣好的孩子,才會有好的命運,成就好的人生。

如果,對孩子沒有任何原則和規則的限定,孩子說啥是啥,容易讓孩子缺乏上進心和毅力,做人也得過且過。

第四句:「你只管學習,其它什麼都別管」

好多父母期望孩子成績好,有出息,成名成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學習上。

為了學習好,不耽誤時間,從一上學,就對孩子說,「只管學習,其它什麼都不用管!」

哪怕孩子自己的事,內衣內褲,好多高中生、大學生都是父母替洗。

危害:

這樣的孩子沒有責任感,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哪怕成績好,但一旦脫離父母,就會無所適從,哪怕很小的生活瑣事,對這樣的孩子也是很大的困難,也不知怎麼辦。

這樣的結果,自然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時代的發展,不允許孩子只會數理化等書本知識,更需要綜合能力全備的復合型人才,而從小做家務的孩子,不是耽誤了學習時間,恰恰相反,這樣的孩子,更多動手動腦,更有利於培養感恩、同情心、獨立性等良好品質,更能走的遠、飛的高。

第五句:「ta還小」、「ta還是個孩子」

危害:

這句話常常是在孩子犯錯時,父母袒護說的。一句ta還小,為孩子找藉口,強求對方謙讓,逃避犯錯該承擔的責任。這樣,會使孩子全無是非觀念,造成性格扭曲。

事實上,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網報,前些日子,一個三十幾歲的男人因為酒駕被抓,他的媽媽對警察高喊,「他還是個孩子」,想以此讓警察開脫,不追究他的過錯,網友齊齊聲討這個媽媽,三十多歲,早就成年,在媽媽眼中卻還當個孩子一樣,是非不分,袒護偏向,也是醉了。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更多育兒乾貨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w4CEm4BMH2_cNUgD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