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為民初心 拼在戰疫前線——通山縣人民法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2020-03-27     香城都市報

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 陳繼井 胡雁南 宋文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通山縣人民法院全體幹警全力以赴,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在街道小區,風雨無阻,戰鬥在抗「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忠誠與擔當。

緊急部署,第一時間落實防控措施

「從今天起,我就呆在法院,疫情不退,我不離開通山!」 院長鍾華崗堅定地說。

1月24日(除夕),通山法院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會議。印發《通山縣人民法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明確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和職責。設3個專班分別負責法苑小區、老法院宿舍及羅漢灣小區的疫情防控工作。洪港鎮留阻村、廈鋪鎮花紋村扶貧工作組負責所駐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各人民法庭服從所在鄉鎮黨委的安排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羅漢灣小區人口密集、情況複雜,防控工作難度相對大些,班子裡數我年輕點,我去更合適。」副院長程昌向院長鍾華崗申請後,隨即帶領3名幹警趕赴通羊鎮南門社區羅漢灣小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除夕夜天空下著小雨,程昌和幹警們冒雨奔走在街頭,一棟棟一戶戶挨家敲門,逐戶逐人登記,當晚共排查860餘戶。

1月27日,全院共排查武漢及其他地區返回通山人員分別為365人、241人。根據縣防疫指揮部要求,對排查出來的人員建立「一人一檔」,幹警劉益 建立微信群,方便重點監測人員每天報告體溫,發現異常及時報告。

2月3日,通山縣開始實行交通管制。院長鍾華崗意識到縣防疫指揮部將採取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提前謀劃,採購防疫物資。經四方求援,買到5頂帳篷。隨著一頂頂帳篷在羅漢灣小區的街頭巷口支起,執勤幹警在此安營紮寨,吃住在這個「臨時之家」。

2月11日,羅漢灣小區發現第一例疑似病例,對該病例所在樓棟實行封閉管理,所有居民不得外出,生活物資由專人代購配送。

為順利推進防控工作,通山法院投入80000餘元採購非常緊俏的防控物資,購置醫用口罩10000個,一次性手套5000餘雙,防護服1000餘套,醫用酒精800餘斤,電子體溫計20餘個。防控專班由3個增至5個,共設17個卡點、3個集中隔離點, 126名幹警參與執勤,做到全員上陣、全力以赴保障群眾生活,遏制病毒擴散蔓延。

主動請戰,風雨無阻堅守一線40餘天

因交通管制,家在外地或外出與親人過春節的幹警沒辦法返回通山,卡點輪班執勤人手明顯不足。

王珍、石婷、陳英、王臻等女幹警主動請纓報名參加羅漢灣小區執勤工作。在通山法院微信工作群里「我報名、算我一個」成為高頻熱詞。

陳英更是直接向院長發簡訊:「鍾院長,我是黨員,我申請參加防疫工作,與大家一起戰鬥!」

王臻每天下午上班時,兩個孩子抱著她的腿:「媽媽不要走!」她和婆婆一起鬨好久才能脫身,為此她索性就在辦公室午休。

「小伙子晚班我來,你休息一下!」老庭長王斌對執勤搭檔小廖說。

2月15日氣溫驟降15℃,但在106國道上,在駐點村,在羅漢灣小區防控卡點,依然看到幹警們堅守的身影。

「王庭長,您一個快退休的人了,還頂著這冷的天和我們一起守卡,真讓我們佩服。」幹警程清清說。

「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關鍵時刻我們要頂得上去。別看我上了年紀,這把老骨頭還能扛得住。再說我是老黨員,疫情防控也是義務,必須為這次防疫貢獻一份力量。」王斌回答。

細心的群眾看到法院幹警的辛苦付出,在夜晚有的送來烤火爐,有的送來熱騰騰的茶水,還有的送來香噴噴的餃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向好之時,也是封閉管理最吃勁的關頭,為防止幹警麻痹鬆懈,一方面在羅漢灣小區新成立3個臨時黨支部,加強執勤管理,另一方面鍾華崗院長向幹警家屬去了一封信,動員大家繼續遵守最嚴格的24小時封閉管理措施,照顧好老人、小孩,做到不信謠、不傳謠,用實際行動支持幹警的工作。

終於在3月16日凌晨, 縣指揮部宣布小區、村灣解除封閉管理。

「感謝法院幹警,一個多月來的辛苦堅守,讓我們在最短時間內重獲自由!」附近居民喜笑顏開,一邊稱讚,一邊幫助幹警拆除帳篷。

依法應對,嚴格落實小區封閉管理

「鄉親們,出門要戴口罩,不串門、不聚餐、不聚會。」花紋村的焦某一邊喊一邊敲鑼。原來這是在疫情防控初期,少數群眾管不住自己的腿,喜歡往外跑,駐村第一書記祝學良通過「鳴金接龍」活動進行防疫宣傳。

在法苑小區及老法院宿舍,將《致全縣人民的一封信》《通山縣人民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張貼到家家戶戶門口。在羅漢灣小區,還將防治常識、倡議書等還通過移動廣播,跟著走街串戶宣傳,並建立微信群,轉發正能量信息,及時闢謠。在駐村張貼「聚會集餐就是找死,串門拜年就是害人」「 發燒不說的人,都是潛伏在人民群眾中的敵人」等「土味」標語,很醒目也非常打眼,收到一定的宣傳效果。

1月27日(大年初三),幹警劉益接到值守小區內有人打麻將的舉報,劉益當即趕到被舉報的曹大媽家,曹大媽解釋是和鄰居一起娛樂。「疫情期間聚在一起打麻將,是對社會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娛樂也不行。」劉益說著將微信中打砸麻將桌的視頻放給曹大媽看,囑咐她不要再做害人害己的事了。

在對責任小區、駐村實施封閉管理的同時,加強了對院機關、法庭幹警的管控工作。出台《禁止紅白喜事聚集的通告》《體溫監測和健康報告制度》《辦公場所消毒方案》等措施,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強化「內防擴散,外防輸入」,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

穩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工作

「當前,我縣疫情防控形勢正朝著積極向好態勢發展,我們要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著力促進春耕復產工作,想方設法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的不利影響。」楊林鄉留阻村第一書記成林在村兩委春耕復產工作會議上要求。

筷子廠是該村龍頭產業,帶動就業66人,其中貧困戶21戶33人,人均年增收30000餘元,為戶脫貧、村出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受疫情影響,留阻村筷子廠技術工李師傅沒能及時返崗,至今處於停產狀態。

3月13日,成林與洪港鎮黨委副書記陳炳等第一時間到筷子廠實地察看,並召開復工復產協調會。現場辦理李師傅接收證明等手續,申請企業紓困貸款,解決啟動資金及動員貧困戶積極砍伐楠竹等問題。促進筷子廠儘快開工生產,並開足馬力將前期耽誤的時間補回來,不能影響貧困戶工資收入。

同時,在駐村成立工作專班,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儘快辦理健康證明,並對無車外出民工的外出地點、外出時間、電話號碼等進行造冊登記,專人聯繫「點對點」復工專車,幫助他們順利、準時返崗。

「低風險不等於零風險,仍然要把防控工作擺在第一位。」 「要制定《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刑事案件要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開展審判工作,其他案件審理執行工作,建議先行自查摸底,『不見面』能辦的案件要依法推進,提倡『線上辦案』。」鍾華崗院長在法院復工復產工作會議上強調。

面對疫情之後可能出現的案件暴漲態勢,通山縣法院制定預案,擬藉助多元糾紛化解機制,發揮「三無三治」工作室的作用,通過非訴訟途徑化解矛盾。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通山縣人民法院全體幹警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法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u8IHHEBfwtFQPkdMp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