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女星「吃別人剩飯」曝光,背後的真相觸目驚心

2020-08-09     讀者

原標題:知名女星「吃別人剩飯」曝光,背後的真相觸目驚心

文 | 李月亮

來源:李月亮(ID:bymooneye)

揮霍不是榮耀,節制才是更高級的美德。

前幾天,知名女星葉璇自曝了一段視頻,講了她「吃別人剩菜」的經歷。

她說,自己和朋友去西餐廳吃飯,快吃完時,看到隔壁桌的客人走了,桌上剩了很多菜,其中有一大盆蔬菜沒怎麼動。

葉璇猶豫再三,還是問了服務生一句:「我可不可以吃他們的洋蔥?」

服務生愣了一下,隨後忙說「我去廚房給你拿兩個新的來吧」。

葉璇趕緊拒絕:「我不是想吃這個,只是看到這些菜他們完全沒動,感覺很浪費。 很多地方的人連飯都吃不飽,我們這樣浪費不好,還是應該都吃掉。

隨後,她和朋友一起吃完了那些洋蔥。

葉璇強調,不鼓勵大家吃別人剩下的東西。她是因為看到洋蔥一直放在邊上,一口沒動,才會拿過來吃。

故事到這裡還沒完。

後來葉璇去結帳時,老闆居然主動給她免了甜品的單。

因為他見慣了餐廳里客人的浪費行為,心裡一直很不舒服,看到葉璇懂得食物的珍貴,他特別讚賞。

故事很小,卻很讓人感慨。

絕大部分人不知道,現在人們對食物的浪費,是多麼觸目驚心……

西餐廳里的一盤蔬菜算什麼?很多餐館都在成堆地倒掉飯菜。

一盤盤炒蝦仁、清蒸魚、紅燒肉、小籠包……幾乎沒動過,就全部進了泔水桶。

大學食堂里,學生們買了飯菜吃不完,每天也要填滿無數個垃圾桶。

一項針對北京多個大學的調查顯示:被倒掉的飯菜總量,約為學生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

就是說,每三個饅頭,就有一個被扔掉了。

如果大學生每天買100萬個饅頭,那麼,有30多萬個就直接進了垃圾桶。

自助餐廳更是浪費大戶。

很多餐廳雖然牆上寫著「剩餘食物不能超過150克,否則要額外繳納餐費」,但客人還是不管不顧,拿一大堆,剩一大堆,大量浪費。

現在人習慣點外賣,很多人點的時候不知吃什麼好,就一個人點了雙人份,結果送來了又不愛吃,吃幾口就扔掉了。

還有更奇怪的。

網上有很多靠表演「大胃王」賺錢的人。

他們在視頻里,擺出很多食物,一通胡吃海喝,讓別人驚嘆「太能吃了」,然後贏得點贊,獲得流量,賺到銀子。

前陣子,某吃播博主翻車了。因為他誤把沒剪輯的視頻傳上了網。

視頻中擺放了大量食物,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大口吃,一邊很自然地拿過一個空碗,把嘴裡的食物吐出來。

原來很多「大胃王」,為了博眼球,是這麼吃東西的。

回看網上各種用大量食物製作的吃播視頻,不禁心驚。

這些作為「賺錢道具」的食物,真的都能被吃完嗎?

人想賺錢無可厚非,但那些被浪費的食物,又何罪之有?

之前,綜藝節目《跑男》上演了「史上最噁心一幕」。

當時朱亞文和白宇去清運餐廚垃圾,也就是幫工作人員把餐桌上的剩飯剩菜運到垃圾車裡。

單單一次運輸,就有28桶,每桶200斤,一共有5600斤。

而且,日常運輸餐廚垃圾的師傅,每天要去40多個這樣的地方,每天最少運輸幾百桶。

嘉賓們親眼看到一桶桶的飯菜被倒進車裡,都驚呆了。

可怕的是,這樣的浪費持續已久,且遠比人們想像的更嚴重。

杭州每天餐廚垃圾就有1.2萬噸,三四年就能把一個西湖填滿。

上海同樣嚇人,一天就產生6000噸食物垃圾。

據央視「舌尖上的浪費」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還有,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

而這些堆積如山的垃圾,都是每個普通人一天一天,幾乎毫無察覺地浪費掉的。

三十年前,人們如果這樣倒掉飯菜,一定會覺得於心不忍。

但今天,我們心安理得地扔掉食物,毫不心疼。

我們這代人,幾乎都未經歷過饑荒,都太習慣於食物充足。

以至於,我們忘記了一粒米、一個饅頭的分量。

我們有資格如此浪費食物嗎?

根本沒有!

很多人不知道,我國有一億多的農村困難群眾。

偏遠農村的留守老人,吃的東西你看都不想看。

廣西一個小學,孩子們的午餐只有白飯,沒有任何蔬菜、雞蛋、肉……廚房裡只有熬粥用的水。

非洲,常常可以見到因為吃不飽飯而一遍遍舔鍋底的孩子。

因為貧窮+飢餓,很多媽媽只能用黃土給孩子製作「土餅乾」。

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飢餓人數將暴增1.3億,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當我們在衣食無憂的富足里,肆無忌憚地倒掉一盤盤飯菜的時候,其實,飢餓,並不遙遠。

眾所周知,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球將近20%的人口,很不容易。

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多年來國家不斷加大科研投入。

袁隆平曾經痛心地斥責食物浪費:

「我們國家人口這麼多,耕地又這麼少,國家投入很大,辛辛苦苦地鑽研來提高產量,我們的水稻產量,每畝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難的,好不容易提高了呢,又浪費了!

我參加過好多宴會,十幾種,二十種菜,每一樣蜻蜓點水吃了一點點,其它全部倒掉。

現在我要建議政府出台法規,把浪費當成可恥的行為,當成犯罪的行為,浪費了之後要罰款!」

我們曾經無比渴望「衣食無憂」的生活。

而歷盡千辛萬苦,真的實現願望後,我們又迅速忘記了食物的珍貴。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是小學課本上的詩,可是我們成年人,早已淡漠。

每一粒米,真的都來之不易。

多少天起早貪黑,多少次烈日當頭,多少人辛苦勞作……才有了這一粒米。

然而如此來之不易的糧食,最後卻一粒粒一盆盆一車車地直接被扔掉了。

你真不覺得可惜嗎?

很多人不知道,糧食的生產,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

農業生產,是人類用水最多、最集中的行為。

耕地的擴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十分顯著。

中國每年浪費的食物所用掉的水,能抵得上加拿大一個國家的用水量。

廢棄掉的食物,在運輸、傾倒、銷毀過程中,不但浪費人力物力,還產生很多溫室氣體,增加地球負擔……

是的,當我們在超市隨手買來一袋大米,幾棵白菜的時候,你要知道,你買的是糧食,也是地球的資源。

當我們隨手扔掉不想吃的食物時,更要知道,你浪費的不只是自己的錢,也是地球的資源。

如果我們都節省一點,不浪費,國家就可以把大量花在糧食上的錢,省下一部分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建希望小學,建公共設施,增加國防力量,研發晶片……讓這個國家更好。

如果不浪費那麼多糧食,一部分農民就可以去做其他有意義的事,種花,建樓房,做家政……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還有,節省了糧食,也就減少了耕地、用水、食物垃圾,我們的自然環境也會更好。

所以,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吧。

點外賣時,根據自己的食量點,不貪多、不剩餘。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大家的。當你浪費食物時,不只在浪費你自己的錢,也在浪費全社會的資源。

吃自助餐,每次少拿些,可以多取幾次,覺得吃飽就行了,不要非得「吃回本錢」,既浪費食物又糟蹋身體。

去餐館請人吃飯,一定控制好菜量,吃不完的飯菜儘量打包。不要為了擺闊點太多,「剩菜越多越有面子」的觀念太low了,早過時了。懂得珍惜食物,才是高素質的體現。

在家吃飯,準備的飯菜要適量,別生怕不夠,現在人都不缺營養,欠一點遠比吃太多更好。

從小教育孩子珍惜食物,不管在哪兒吃飯都不浪費,不糟蹋,養成好習慣。

超市或菜店裡遇到品相不好的打折生鮮,可以適當買。節省食物是美德,不丟人。

我們一起,在瑣碎的生活里,做好一件件小事,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食物被節省下來。

這真的很重要。

這個時代,揮霍再也不是榮耀,節制才是更高級的美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u7_6HMBd8y1i3sJtUZ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