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路上,我真是煞費苦心。在他沒出生的時候,我就買了好多本育兒書,看了又看。他出生以後,我悉心培養,盼著他成為最優秀的孩子。可惜,他上學的第一天,就表現出學習困難的諸多徵兆。我拚命地努力,想他回到正軌上來,以考大學為目標,實現望子成龍的夢想。最終,我沒能成功,他成為專業運動員。
很多年,我都歸罪於孩子,認為是他不爭氣,不上進,不肯努力。但是,當我學了諸多的教育理念,聽了不同專家講課以後,我發現,其實是我毀了孩子的學習興趣。我的努力培養,並沒有換來孩子的優秀,而是在毀掉他學習動力的路上,越走越遠。
是什麼毀了孩子的學習動力呢?
無休止的課外作業
熟能生巧,做得題多了,自然就會了。
從量變到質變,量達到了,質的改變就看見了。
我們是否奉行過以上的原則,認為孩子做題越多越好,考試成績提升全靠多做題,多做卷子。
我就是我麼想的!我心氣兒高,孩子的家庭作業,我總是看著他做到認真整齊。我的孩子在我面前,非常聽話。他在學校不注意聽講,不愛完成課堂作業,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但他在家裡寫作業,都儘量做到我滿意。家庭作業經常得到小紅花。
孩子學習差,我很著急,如果孩子家庭作業完成後,時間還早,我就會給他安排卷子。起初,孩子做卷子非常快,缺點是不認真。做完卷子不檢查,就交給我。我很生氣,要求他再做一張,這一張要認真檢查。孩子委屈地哭了。在他心裡,我已經額外完成了作業,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張?你明明說,就做一張的。以後,我再告訴他,認真就做一張,不認真就再做一張。他還是不認真。如此惡性循環,使得他經歷了惡夢一樣的童年。直到現在,他仍然委屈得向我抱怨,「我那時做那麼多卷子到底有什麼用?我將來有孩子,絕對不讓他做卷子。」
孩子不理解我們的心情,我們是想通過做卷子,彌補他在課堂上的不注意聽講的虧空,改變他不認真不紮實的壞習慣。事實證明,我們是錯的。我們方法不但改變不了他,還讓他更加厭惡學習。而且,在做卷子時,我的鼓勵太少了。不管他做對做錯,我們都要肯定他的努力,先大力誇獎他,再提出他的問題,比如「再認真一點就更好了!」
管得太多,不懂放手
我執著於管理孩子,從來沒想過孩子是需要自我管理的。虎媽狼爸的管理模式並不適合所有孩子。我犯的第二個錯誤,就是太關注孩子,太替他著急了。
有一次,我去他的班級,發現後面的小紅花公示板上,只有我的兒子是零。我很難過,我認為,孩子在老師同學眼裡是落後分子,他的臉面何在?其實,並不是孩子真的沒得到小紅花,而是他都弄丟了。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幫他積攢小紅花。終於攢夠了二十個,我小心地用紙包好,放到他的鉛筆盒裡,告訴他一定找老師換。結果,當天回家,小紅花沒換成,他又一次全弄丟了。他說,找老師換了,老師沒給換。我受不了了,我以為,老師嫌棄孩子學習不好,故意不給換的。我為孩子委屈,偷偷哭了好幾次。我想,孩子滿懷激動地找老師換小紅花,換來得是老師的冷臉,他心裡得多難過呢。
孩子每天上學,我都要提醒他紅領巾帶了沒有。每天晚上,我都幫他檢查鉛筆盒裡的筆削好了沒有,橡皮帶了沒有。每次新書發下來,我第一時間為他包好書皮。每次考試,我比他還要緊張,千叮嚀萬囑咐,要他認真審題,認真檢查。每次考得好與不好,我比他反應還要激烈。我做得一切都在告訴孩子,「學習是媽媽的事,不是你的事!」有了這個認知,孩子還會努力學習嗎?
怎樣告訴孩子,學習是他的事呢?
孩子在學校里沒完成課堂作業。我們要問孩子,作業沒寫完,老師要陪你很晚才下班,老師辛苦不辛苦?老師會不會不高興?你上課不寫作業,在課堂上玩得開心嗎?有沒有你寫完作業,回家鬆手松腳地玩更開心?
孩子拿回了不理想的成績回家。我們要說,你沒考好,我知道你心裡很難過。為什麼沒考好呢?下次要不要還考這樣的成績呢?怎樣才能考得更好呢?
以提問的形式引發孩子思考,而不是硬性地批評指責。我們不急,孩子自己就會著急。我們太著急,孩子就不會著急。孩子狀態不好,你要問孩子,這是你想要的狀態嗎?這是你想要的成績嗎?媽媽相信你能做得更好!講話要溫和,不要嚴厲和冷漠。讓孩子知道,你一點都不急,因為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
批評太多,鼓勵太少
「我也知道孩子是夸出來的,可他沒什麼好夸的,讓我怎麼誇他。」我那時就會這樣狡辯。
即使孩子真沒有值得誇獎的地方,也不能總批評。
孩子在表揚和鼓勵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越來越愛上學習。我們的做法反了,我們認為,應該告訴孩子,你做得不對,你應該怎樣怎樣做。我們的做法,讓孩子有了更多的挫敗感,他感覺,我再怎麼努力,你們都不滿意。他變得越來越自卑,對學習的興趣消磨殆盡。
壓抑式的教育會毀掉孩子的一生。即使他長大以後,悲觀的情緒始終占據著他,樂觀向上的情緒不能擠進他的思想,他做任何事都很難成功。
找到孩子的閃光點,多加鼓勵。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就要誇獎他,給的身體注入正能量,他將會越來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