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源於思維園丁,不代表笑談管理觀點,如有異議,請私信!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對思維進行反思的思維。這種思維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紀實作家喬治安德斯在他的著作《你能做任何工作:「無用的」自由技藝的驚人力量》(《You can do anything: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 "》)中寫到,他考察了各大公司中好職位的招聘廣告,發現所有年薪十萬美元以上的工作崗位,都需要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確定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呢?
批判性思維大師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在他們的著作《思辨與立場》中,定義了批判性思維的六個層級,可以用來評估一個人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水平,修煉到第六層,方能成大事!
層級1:無思維反思意識者。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沒有思維反思意識的人,而且絕大多數人至死都沒有改變這種狀態。在這個層級的人,是注意不到自己思維中的問題的。這裡請大家注意,這裡說的沒有「思維反思」意識,不是沒有思維意識。每個人都是有思維意識的,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思維反思意識,也就是批判性思維的意識。
舉個例子:
60後、70後這一代父母,大都希望自己的子女,也就是80後、90後,能夠進入「體制內」,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因為這一代父母成長時,我們國家是計劃經濟體制,體制內的工作確實有著很多優勢,比如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環境、穩定的人際關係。但現在是市場經濟,穩定的收入、穩定的環境和穩定的人際關係並不意味著人生就穩定了,反而會帶來更多的不穩定。
以「穩定」為目的進入體制內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很多父母還是按照過時的思維,要求自己的子女進入體制內,認為子女可以像他們一樣,抱著鐵飯碗過一輩子。甚至,很多80後、90後進入體制的初衷也是為了穩定,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其實,如果他們能反思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也許能做出更加適合自己的人生選擇。那麼,處於第一層級的人思維有什麼特徵呢?
1、以自我為中心;
2、認為自己的信念就是事實;
3、認為自己的決策是明智的;
4、缺乏評判認知的標準;
5、採用多種方式進行自我蒙蔽。
總之,在這一層級的人,不想改變自己的行為或者改變看待事物的習慣。做決策、對他人予以回應、在生活中完全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我們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是不懂反思自己思維的,也就是永遠都處於批判性思維的層級1。對於想要提高思維能力的人來說,哪怕毫無基礎,只要能夠接受自己處於層級1的現實,那就有了向層級2進步的可能。
層級2:有思維反思意識者
糟糕的思維常常帶來糟糕的結果。這是因為思維決定了行為,而行為決定了結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思維,是不能取得預想中的結果的。就像馬雲說的:「相信相信的力量」,才有可能成功。
處於層級2的人,有哪些特徵呢?
1、發現自己在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思維;
2、發現自己喜歡研究心智結構;
3、發現自己在思索良好思維所需的品質;
4、發現自己對思維中自我蒙蔽所扮演的角色感興趣。
如果你進入到層級2,你已經超過絕大多數人了。你已經可以因為反思而受益匪淺了。但是,你的思維主要還是依賴經驗和固有的思維模式,反思只是偶然的。思維真正開始提升是在層級3。
層級3:起點上的思維提升者
當一個人決定接受長期的挑戰來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批判性思維者時,那麼這個人便進入了「起點上的思維提升者」這個層級,也就是層級3。
處於這一層級的人是什麼樣的呢?層級3的標誌是某人固有的思維模式和信念開始受到經常性地挑戰。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成長在特定的文化、時間、地點和家庭,這些環境使你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信念和思維方式。但是,這樣的信念和思維方式不一定是正確的,或者說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
中國這些年城市化的進程很快,很多農村出來的年輕人在城裡買了房,把農村的父母接過來,父母卻不能適應城裡的生活方式,其實,根本原因是父母的思維方式轉變不過來。同理,年輕人在面對日新月異、信息紛雜的現代社會時,如果不經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思維,任由外部的信息來主導自己的思維,那麼,也是跟不上時代的。所以,當一個人開始提升思維時,固有的信念一定會經常受到挑戰。
那麼,處於第3層級的人,有什麼特徵呢?
1、變得能注意到如何處理那些在所有推理中都起作用的各種思維要素,如目的、問題、信息、解釋等。
2、開始欣賞反思自己思維的價值,因為對思維的反思會產生清晰性、準確性、關聯性、精細性、邏輯性、公平性、廣泛性、深度以及公正性等。
3、在以上這些反思活動中的精熟水平還很低,還不順手,必須強迫自己用訓練的方式思維。
獲得幸福生活的根本方法是轉變思維方式。那麼,我們該如何轉變思維方式呢?
層級4:行進中的思維提升者
相比於層級3,層級4更加強調刻意練習。我們知道,轉變思維方式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事情,想想看,你從小到大幾十年形成的信念,需要進行反思和轉變,沒有三年五載的刻意練習是不行的。那麼,在你刻意練習批判性思維的這幾年,就是行進中的思維提升者。
網上有一個問題很有意思,「聽過很多道理,為什麼還過不好這一生」,過不好這一生是有很多原因的。讀了很多書,聽過很多道理,知識點是知道了很多,但是並沒有成為你思維方式的一部分,所以,你只是知道,而不是真懂,真正的懂一定是要內化為你的思維方式的。如何內化,就是需要積年累月地刻意練習批判性思維,不斷轉變和提升你原有的思維方式。
修煉批判性思維模式的幾種方法,選擇其中3個給大家講解:
方法1:利用「浪費的」時間。每天利用一些時間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這一天中最糟糕的思維是什麼?
我這一天中最棒的思維是什麼?
我這一天中都思考了哪些事情?我弄懂了所有事情嗎?
如果這一天我要重頭來過,我所做的會有什麼不同?為什麼?
我做了任何能推進自己長遠目標的事情嗎?
我做了我著手要做的事情嗎?為什麼?或為什麼沒有?
如果我未來10年的每天都這樣度過,我最終能獲得對得起這段時間的成就嗎?
方法2:一天處理一個問題。
在每天的開始(也許可以在開車去工作的路上),選擇一個你有短暫空閒時間去面對的問題,確認問題中的要素以弄清楚它背後的邏輯,系統透徹地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準確來講是什麼?我為何會將之當成一個問題?
方法3:將思維標準內化。
作者在書中第7章「思維的標準」中給出了具有普遍性的8個思維標準,每天選擇一個標準對自己的思維進行重點關注和練習。
一旦進入層級4,在批判性思維的道路上,你就再也不會停下來了,因為,批判性思維給你帶來的成就已經使你開始享受訓練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了。
層級5和層級6
作者在書中給出了批判性思維的6個層級,但是只詳細介紹了前4個層級,層級5和層級6隻給了簡單的描述。層級5是有所成的思考者,標誌是隨著我們的練習而日益精進;層級6是集大成的思考者,標誌是靈巧和具有深刻見解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這兩個層級的境界只有大家達到以後自行體會了。
如果一個人達到第6層級,會是一個十分理性、明智、通透的人,必能成大事,收穫幸福人生。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更多的是在思維,只有改變了思維模式,才能改變行動,進而改變人生。藉此,推薦一款個人成長課,涵蓋「個人修煉、管理運營、公司治理、領導力、趨勢視野、創業創新、資本運作、戰略管理、團隊建設、高效授權」等,實用落地。
如果感興趣,請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連結,助你2019,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