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僅存的自由市場貨幣?全球恐慌之下比特幣交易量不降反增

2020-03-18   幣圈二三事

一場疫情,兩連降息,三次熔斷,一時間全球各路資金都慌不擇路,傳統金融市場在突如其來的考驗中搖搖欲墜。

加密貨幣也未能免俗,3月12日當天比特幣創13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多數主流加密資產慘遭血洗。「數字黃金」名存實亡,比特幣好像已經沒有故事可講了?

疫情之下,比特幣交易量或見增長

事實上,在全球疫情如此嚴重的時候,傳統金融市場的表現讓大眾對於比特幣的感興趣程度反而上升,根據谷歌搜索數據顯示,自3月11日以來,「購買比特幣」(Buy Bitcoin)的谷歌搜索量一直處於上升趨勢,甚至超過了「購買黃金」(Buy Gold)搜索量。根據Google內部指標,「購買比特幣」的搜索量飆升至95,而「購買黃金」的搜索量則達到94。

這意味著,大眾在市場恐慌的情緒下購買比特幣的意願明顯升高,當然,這或許得益於國外一些政策的影響。

為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委內瑞拉已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隔離,此舉導致整個國家銀行系統無限期關門。在銀行系統無限期關門的情況下,委內瑞拉境內的比特幣交易正在上升。點對點交易所LocalBitcoins上的比特幣交易量目前正經歷今年最大的增長。2月底,交易量約為491 BTC。到上周,該數字已增加到540 BTC。

除委內瑞拉之外,其他的拉美國家的加密貨幣交易量也在上升。其中,哥倫比亞隔離開始僅一周內,比特幣交易量就從289 BTC升至403 BTC,達到2019年中期以來峰值。在阿根廷,比特幣交易突破了每周50 BTC的關口,增幅約為過去3年的10倍。

比特幣似乎正在成為一些經濟不太景氣的國家的寵兒。

主流看好比特幣的聲音越來越響

與兩年前相比,主流對於比特幣的看好之聲也逐漸頻繁。

福布斯專欄今日發文指出,比特幣的成功與否不是看它的價格,而是看它在「直升機撒錢」、量化寬鬆和創紀錄低利率時代的數字稀缺性。比特幣包括其他加密貨幣只需要少量的伺服器來運行、驗證和完成事務。無論比特幣的價格如何,它都不可能被央行或政府人為抬高,它只會得到需求增加的支持。

對於這一觀點,VanEck數字資產策略師Gabor Gurbacs表示,各國央行憑空印出的數萬億美元提醒了人們,比特幣是世界上僅存的自由市場貨幣。

而在《財富》雜誌日前發布的「現代百大最佳設計產品」榜單中「比特幣」入選,排名第90位。

IDEO創始人David Kelley給出了比特幣的入選評語:比特幣的設計是為了讓大範圍的利益相關者——開發者、投資者、企業、礦工、個人——都能在一種激勵機制下去採用一種全新的數字貨幣,而不需要任何中心化發行方或管理機構。在發行後的10多年間,比特幣的價值已接近2000億美元(註:上周大跌後,比特幣實時市值目前為949億美元),被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採用。我不認為世界歷史上還有其他任何產品能夠如此有效地自我引導。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比特幣的好時代,也是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的壞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