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屈女士有5年的糖尿病,一直吃格列齊特控制血糖。由於家族有糖尿病史,所以在飲食方面控制比較嚴格,很多東西也不敢吃,平時也適當運動。但血糖還是在14。
屈女士的血糖一直降不下來,她一直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飲食運動有問題,但找不出該從哪裡下手改善。其實首要原因就是她測血糖的習慣不好,屈女士基本一周才測一次血糖,想起來就測,而且沒有嚴格按照監測血糖的時間來進行,由於血糖指標少,很難比對,以致於想改善都不知道具體問題。
這類情況有很多糖友也會有,對監測血糖不在意,隔一段時間才測一次,血糖變高了不知道是飲食出問題、運動量太少還是藥吃的不對。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沒有足夠的血糖指標就像是打仗沒有將軍,盲目出擊如何能贏?
那麼,到底該在什麼時間監測血糖呢?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間接反映在沒有應激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機體自身的基礎胰島素分泌水平,空腹血糖還可體現降糖藥的遠期療效。
監測空腹血糖應該保證至少8小時沒有進食熱量並於次日早晨8點之前採集的血。不吃任何帶能量的東西,喝少量的水對血糖沒有影響。一般晚上8時之後就不建議吃東西了。當然也不要服用降糖藥。
需要注意部分糖友因血糖波動大或為避免夜間低血糖可能需要少量進食,這時需要考慮空腹血糖的實際水平。
2.餐前血糖
吃飯前測的血糖稱為餐前血糖。
當糖友的血糖水平很高時,要特別關注餐前血糖水平。監測餐前血糖也有利於調整食物的食用量和胰島素的服用量。
3.餐後2小時血糖
對於2型糖友來說,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有時比監測空腹血糖更重要,特別是空腹血糖不高的糖友,但由於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受損,受高糖刺激後反應較差,容易出現餐後高血糖。
從進餐開始時計時,2小時後進行血糖檢測。例如,張先生6:30開始吃早飯,7:00早飯吃好,早餐後2小時血糖是從6:30開始計時,到8:30時檢測。
4.夜間血糖
若早餐前血糖高,通過監測夜間血糖可以了解高血糖發生在夜間還是凌晨,早餐前血糖高的原因是黎明現象還是蘇木傑現象。
一般選擇凌晨2-3時檢測。
5.睡前血糖
在每日就寢前檢測,一般在晚上9-10時左右。
6.隨機血糖
隨時監測,特別是任何糖友覺得不舒服需要隨時檢測。尤其是有過低血糖發作經歷的糖友,懷疑低血糖時(有飢餓感、心慌、出汗、頭昏、手抖等)需要及時檢測。
7.運動前後血糖
運動前後,可以監測一下血糖水平,這有助於維持血糖的平穩,提高控糖效果,確定運動量。
屈女士了解了監測血糖的重要性,按時測了一個星期的血糖,最後發現原來出現了夜間低血糖,早上高血糖導致的黎明現象。屈女士馬上在睡前加餐,第二天再測發現血糖果然降到了8。她表示以前忽視了測血糖,現在才知道這個是最關鍵的。